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路鼓的意思、路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路鼓的解釋

亦作“ 路皷 ”。鼓名,古時祭享宗廟所用的四面鼓。《周禮·地官·鼓人》:“以路鼓鼓鬼享。” 鄭玄 注:“路鼓,四面鼓也。” 唐 皮日休 《九夏歌·肆夏》:“杳杳陰竹,坎坎路皷。”皷,一本作“ 鼓 ”。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二:“王執路鼓,諸侯執賁鼓,将軍執晉鼓。” 清 孫诒讓 《<周禮正義>序》:“大司寇大僕樹肺石,建路鼓,以達窮遽。”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路鼓”是古代禮樂制度中的一種鼓,其含義和用途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一、基本釋義

路鼓(音lù gǔ)是古代祭祀活動中使用的四面鼓,主要用于宗廟祭享儀式。根據《周禮·地官·鼓人》記載,“以路鼓鼓鬼享”,鄭玄注稱其為“四面鼓”。其形制與功能體現了周代禮樂制度中對祭祀儀式的規範。

二、曆史文獻記載

  1. 《周禮》記載
    路鼓作為禮器,專用于祭祀鬼神(“鬼享”),需配合特定節奏敲擊,以營造莊重的儀式氛圍。
  2. 唐代詩歌中的體現
    皮日休在《九夏歌·肆夏》中寫道“坎坎路鼓”,描述了祭祀時鼓聲的節奏感,側面印證其禮儀功能。

三、其他可能的關聯釋義

部分資料(如、4)提到路鼓與“擊鼓鳴冤”的直訴制度相關,認為其是西周時期申冤的途徑之一。但此說法未見于《周禮》等核心文獻,可能為後世引申或混淆(如“登聞鼓”與“路鼓”名稱相近所緻),需謹慎采納。

四、總結

路鼓的核心定義是周代祭祀宗廟的四面鼓,屬于禮樂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若需進一步了解其形制或曆史演變,可參考《周禮》及鄭玄注疏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路鼓》的意思

《路鼓》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指路旁的鼓聲。它通常用來形容喜慶場合或婚喪嫁娶時的熱鬧氣氛。

拆分部首和筆畫

《路鼓》這個詞由“辶”(辵)和“鼓”兩個部首構成。具體的筆畫分解是:辶(辵)- 口(一)- 鼠(五)。

來源

《路鼓》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社會,那時鼓是一種重要的樂器,能夠在慶典、集會等場合産生很大的聲響。而路旁的鼓聲則是向人們傳達着喜事即将到來的好消息。因此,後來人們将路旁的鼓聲形容為《路鼓》。

繁體

《路鼓》一詞的繁體形式是“路鼓”。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差異。根據古代字典上所見,古時的《路鼓》寫作“路鼓”。其中,“路”是“路”的古體,“鬲”是“鼓”的古體。這種古代寫法在現代稱為繁體字。

例句

1. 婚禮上,路鼓聲震耳欲聾,喜氣洋洋的氛圍讓人激動不已。

2. 這個小鎮上的廟會上總是有路鼓喧嚣,各種美食和娛樂活動吸引着人們的目光。

組詞

1. 路旁、路邊、路面、路标。

2. 鼓聲、鼓樂、鼓動、鼓舞。

近義詞

1. 鼓樂

2. 鼓聲

反義詞

寂靜、寂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