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條指的意思、條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條指的解釋

逐條指摘。《新唐書·牛僧孺傳》:“ 元和 初,以賢良方正對策,與 李宗閔 、 皇甫湜 俱第一,條指失政,其言骾訐,不避宰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條指”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主要出現在古籍或特定語境中。根據權威漢語辭書的解釋,其含義可歸納為以下兩點:

  1. 逐條指責、列舉罪狀

    • 釋義: 指逐條列出(過失或罪狀)進行批評或指責。
    • 出處與例證: 此義項可見于《後漢書·循吏傳·王渙》:“渙在職期間,抑強扶弱,條指奸盜,吏民畏服。” 此處“條指奸盜”意為逐條列舉奸邪盜賊的罪行進行處置。、《古代漢語詞典》 均收錄此義項。
    • 構成分析: “條”指分條、逐條;“指”有指責、指陳之意。合起來表示分條列舉并加以指責。
  2. 樹枝的末端(古義)

    • 釋義: 指樹木枝條的末端或細小的枝條。
    • 出處與例證: 此義項較為罕見,在部分古代文獻或字書中可見。例如,《說文解字》對“條”的解釋本身包含“小枝”的意思,引申為末端。《玉篇·木部》對“條”的釋義亦包含“小枝也”。故“條指”可理解為枝條的末梢或細枝。、《古代漢語詞典》 對“條”的釋義可支持此理解。
    • 構成分析: “條”指樹枝;“指”有指向、末端之意(如“指頭”)。合起來指枝條的尖端部分。

“條指”的核心含義是逐條指責,這是其在古籍中相對更常見的用法。另一個較少見的古義指樹枝的末端。該詞屬于古語詞,在現代漢語口語和一般書面語中已極少使用,主要出現在研究古籍或特定曆史語境時。理解該詞需結合具體上下文。

網絡擴展解釋

“條指”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tiáo zhǐ(注音:ㄊㄧㄠˊ ㄓˇ),其核心含義是逐條指摘,即對問題或觀點進行分條列舉并逐一批評、指出錯誤。

詳細解釋:

  1. 詞義解析
    “條”指分條列舉,“指”為指摘、批評。合起來表示對事物逐條分析并指出問題,常見于曆史文獻或正式文本中。例如《新唐書·牛僧孺傳》記載,牛僧孺在科舉對策中“條指失政”,直言不諱地批評時政弊端,甚至不避諱宰相的權威。

  2. 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描述對政策、言論等的系統性批評,強調邏輯性和條理性。現代使用較少,更常見于古文研究或學術讨論中。

  3. 補充說明
    部分詞典(如)提到“條”的本義為“細長枝”或“條形物”,但此義項與“條指”一詞無直接關聯,需注意區分。

若需進一步了解該詞在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新唐書》等曆史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鼈甲車鼻亭山彩索蒼玄倉雅靫宬辰放氏遲澀雌老虎達解大節夜宕跌妒女泉發節防老風流雨散戈舡公利規冀歸了包堆歸一烘霁後範懷惡華中火孽跏趺堅牢禁不過晶晶聚首具詳克勒狼牙棒老羸淚水缭祭麗好柳媚花明漫文鳴鼓而攻之茗糜弭禳木食匹諸青島輕跳閃耀實地失箸水浔頌古非今提齁梯迳丸子烏篷曏日宵話銷屈寫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