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烏篷的意思、烏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烏篷的解釋

即烏篷船。 清 趙慶熺 《步步嬌·泖湖訪舊圖》套曲:“澹疏疏秋蘆着花,小烏篷半橫溪汊。” 清 龔自珍 《暗香·姑蘇小泊》詞:“瑣窗朱戶,一夜烏篷夢飛去。”參見“ 烏篷船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烏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黑色的船篷,特指江南水鄉船隻上常見的、用塗刷桐油的竹篾或烏氈制成的遮雨頂篷。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烏篷(wū péng)

指用深黑色材料(通常為竹篾編織後塗刷桐油或烏氈)制成的船篷。其特點是防水、輕便,常見于中國江南地區的傳統船隻上,用于遮陽擋雨。

來源: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1372頁。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21年,"烏篷"詞條。


二、文化内涵與典型搭配

  1. 地域特征

    "烏篷"是江南水鄉的标志性意象,與紹興、烏鎮等地的傳統木船緊密關聯。此類船隻因黑色船篷得名"烏篷船",成為江南文化的象征符號。

    來源:

    《中國民俗文化大觀》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15頁(江南舟船民俗章節)。

  2. 材質與工藝

    傳統烏篷以竹篾為骨架,覆以多層塗刷桐油的棉布或烏氈,既防水又透氣。部分工藝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

    來源:

    《中國傳統手工藝叢書·舟船卷》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5年,第88頁。


三、文學與語言應用

在文學作品中,"烏篷"常借代江南水鄉生活,如魯迅《社戲》中"烏篷船裡的豆麥香氣",凸顯地域風情。該詞亦衍生出"烏篷船"(wū péng chuán)這一固定搭配,泛指江南帶黑色篷頂的小型船隻。

來源:

魯迅《呐喊·社戲》,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版。

《漢語固定語用法詞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烏篷船"詞條。


四、權威參考鍊接

  1. 《現代漢語詞典》線上版(付費訂閱):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2. 《漢語大詞典》數字平台:

    漢語大詞典官網

  3.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網(烏篷船制作技藝):

    www.ihchina.cn

網絡擴展解釋

“烏篷”一詞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

一、字面含義:黑色船篷的船隻

  1. 基本定義
    指烏篷船,是浙江紹興地區的傳統水上交通工具,因船篷用竹篾編織後塗刷黑色桐油得名()。

  2. 結構與功能
    船身狹長,篷頂低矮呈拱形,船夫通過手腳并用的獨特方式劃船(腳蹬槳、手控舵)。分為兩種類型:

    • 小型烏篷船:輕便靈活,可載4-6人,多用于短途出行()。
    • 大型烏篷船(如“三明瓦”):裝飾精美,船頭雕刻驅邪神獸“鹢”,艙内可設桌椅,舊時供官宦富戶宴飲、觀劇()。

二、引申含義:比喻性表達

  1. 形容昏暗環境
    例如:“小巷黑如烏篷”形容無光線的黑暗場景()。

  2. 象征認知局限
    用于描述知識匮乏或方向不明,如“他對這領域如烏篷般模糊”()。

補充說明

如需了解烏篷船的制作工藝或具體文學作品中的用例,可進一步查閱相關文獻或實地考察紹興水鄉。

别人正在浏覽...

阿姨拔篲報房碧蘭不憤不啟暢行赤位籌筴垂露書出缺地行仙都道二斟發鞍發孚反常氛厲附貫趕快革船擱得住擱誤弓馬工作服珪冊好鬥亨貞開洩客舍禮饋崚峋鸾飛鳳舞螺殼錢倮靈名單名利雙收蘼蕪密言鬅頭皮燈籠潛晦漆布日觀峰榮業三不知山凹神不收舍首映庶工熟化四黃酸文假醋桃都山危峻威澤賢贅曉惑謝私晰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