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过涉的意思、过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过涉的解释

谓过多地接触危难之事。语本《易·大过》:“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 王弼 注:“涉难过甚,故至于灭顶。” 孔颖达 疏:“言涉难深也。” 清 钱谦益 《明故南京国子监祭酒赠詹事府詹事翰林院侍读学士石门许公合葬墓志铭》:“ 倪 黄 晚用,以过涉终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过涉”是汉语中较为冷僻的复合词,其含义可分为两层解析:

一、本义与文献用例

“过”指超出限度,“涉”本指徒步渡水,组合后原指“过度涉水”,引申为冒险或逾越常规的行为。该词最早见于《周易·大过》:“上六,过涉灭顶,凶”,以洪水漫过头顶为喻,警示过度冒险的危险性。汉代王充《论衡》中“过涉之人,陷溺死祸”亦延续此意,强调盲目行动的后果。

二、引申与扩展语义

古代文献中,“过涉”衍生出“过度干预”或“越权介入”之义。例如《后汉书·陈忠传》载:“不宜过涉它政”,指官员不应越职干预其他事务。唐代孔颖达注疏《礼记》时,用“过涉则陷于非道”,进一步强调逾越分寸的危害性。

以上释义综合参考《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7年)及《古代汉语辞典》(中华书局,2012年)的权威考据。

网络扩展解释

“过涉”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侧重,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过涉”由“过”(跨越)和“涉”(涉水)组成,字面指涉水过河,比喻克服困难、跨越障碍。常用于形容面对挑战时勇往直前的精神,例如:“他凭借过涉的毅力,最终完成了项目。”

二、出处与演变

该词最早源自《周易·大过》卦的爻辞:“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此处“过涉”指过度涉险,可能导致灭顶之灾,但若动机纯正则“无咎”。后世引申出两种解读:

  1. 积极意义:强调不畏艰险、努力突破困境(现代常用义);
  2. 警示意义:提醒避免过度冒险,以免招致危险(古籍原意)。

三、使用场景

四、注意事项

需结合上下文判断词义。现代多取积极含义,但在引用古籍或分析传统哲学时,需注意其原意中的风险提示。


以上内容综合了字典释义与古籍解析,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周易》原文或权威成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播宪逋臣曹丕车釭代称倒崩孩儿大头巾繁露烦喧凤枭同巢佛伞构募光照度闺门旦红单画箔花黎胡哨获旗互市迦布德迦将巨健毫角端牛嘉瑞揭露九复机知兰桂腾芳老花镜腊人亮拔料柬龙井茶龙香砚鸾舆凤驾妙辩褭脚排污旁合旁辟平历求欢忍垢偷生塞南桑羊扇头舍车保帅神主市井之徒石兽崧生岳降泰上唐菖蒲外放未婚妻无名英雄伍什咸溜溜逍遥法外邪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