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菖蒲的意思、唐菖蒲的详细解释
唐菖蒲的解释
即菖兰。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球茎为圆形,叶子剑形,全年开花,穗状花序,有红、黄、棕、蓝、紫、白等色。我国各地广泛栽植。球茎繁殖。供观赏。
词语分解
- 唐的解释 唐 á 夸大,虚夸:荒唐。唐大无验。 空,徒然:功不唐捐(功夫不白费)。 传说中的中国朝代名,尧所建。 朝代名:唐代。唐诗。唐僧。唐人。唐三彩。后唐。 古代朝堂前或宗庙门内的大路。 古同“螗”,指蝉。
- 菖蒲的解释 水生植物,多年生草本,有香气,地下有根茎,可作香料,又可作健胃药,具长叶和辛辣味的主茎详细解释植物名。多年生水生草本,有香气。叶狭长,似剑形。肉穗花序圆柱形,着生在茎端,初夏开花,淡黄色。全草为提取
网络扩展解释
唐菖蒲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鸢尾科唐菖蒲属,以下是其详细释义及相关信息:
一、植物学特征
-
形态
- 株高80-170厘米,地下球茎扁圆或卵圆形,外被褐色膜质皮。
- 叶片剑形,6-9片丛生,形似短剑,故得名“剑兰”。
- 穗状花序,花茎直立,每穗着花8-24朵,花色丰富,包括红、黄、紫、白、蓝等单色或复色,部分带斑点或条纹。
-
生长习性
- 喜凉爽气候,耐寒性弱,忌高温酷热,适宜生长温度为白天20-25℃、夜晚10-15℃。
- 需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属长日照植物,每日16小时光照最佳。
二、名称与文化寓意
- 学名来源:拉丁名 Gladiolus 源自拉丁语“gladius”(短剑),因叶片形似古罗马角斗士的武器。
- 中文名由来:19世纪日本学者将其归入“菖蒲”类,取拉丁首音“gla”对应汉字“唐”,后传入中国沿用。但实际与天南星科菖蒲无亲缘关系。
- 象征意义:在中国文化中,因花序自下而上开放,寓意“节节高升”;其剑形叶也被认为可驱邪避煞,常用于节庆插花。
三、用途与分布
- 观赏价值:位列世界四大鲜切花(与月季、康乃馨、菊花并列),广泛用于花束、花篮及园林布景。
- 药用价值:球茎可入药,性凉味苦,具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之效,主治头痛、中风等症。
- 分布:原产南非,现主要栽培于美国、荷兰、以色列等地;我国贵州、云南有半野生分布。
四、别名与品种
- 别名包括剑兰、菖兰、十样锦、扁竹莲等。
- 品种繁多,按花色、花型可分为多个类别,如单瓣、重瓣及不同色系杂交种。
总结来看,唐菖蒲集观赏、文化、药用价值于一体,其名称与形态特征紧密关联,是东西方均受推崇的重要花卉。
网络扩展解释二
唐菖蒲
意思:《唐菖蒲》是一种古老的汉字,指代一种草本植物,也称为“醋栗”。它主要生长在湖泊、池塘和河流的边缘地带。
拆分部首和笔画:唐(亻+唐,8画)、菖(艹+昜,11画)、蒲(艹+甫,13画)。
来源:《唐菖蒲》一词最初出现在《诗经·大雅·荡》中,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作品之一。
繁体:唐菖蒲(香菖蒲)。
古时候汉字写法:唐菖蒲的古时候写法稍有不同,字形略有变化,但整体结构和意义保持一致。
例句:
1. 《诗经·大雅·荡》:“肃肃王事多荡,唐棣菖蒲,实劳我心。”(这里的“唐棣菖蒲”指的是王室采用的一种香菖蒲作为祭祀的道具)
2. “湖畔的唐菖蒲在微风中摇曳生姿。”
3. “乡村花坛里种满了各种颜色的唐菖蒲。”
组词:唐菖蒲花、唐菖蒲香、菖蒲汁、菖蒲茶、香菖蒲油等。
近义词:香菖蒲、菖蒲。
反义词:非香菖蒲、非菖蒲。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