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rain contamination] 排除污染;排放有害物质;排放污染物
监视海面油污染,纠缉违章排污者
(1).排放污染物。《人民日报》1983.7.20:“依照《环境保护法》规定,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排放污染物,要收取排污费。”
(2).排除污染。《人民日报》1983.11.20:“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带来一系列难题:供水紧张,排污紧张,居住拥挤。”《羊城晚报》1984.4.12:“荔湾粉类加工厂及时排污, 三圣横巷 不再臭水浸街。”《光明日报》1989.1.21:“近几年我国部分省市挪用、挤占排污费的现象仍很严重,被挪用、挤占的金额高达数千万元。这些资金不能有效地用于治理企业的污染,已使一些地区的环境治理工作受到影响。”
“排污”是一个现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指排放污染物的行为或过程。根据权威汉语词典和环保术语的定义,其详细解释如下:
排污(pái wū)
指排放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有害物质到自然环境(如水体、大气、土壤)中的行为。该词强调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通常带有负面含义,需通过技术或管理手段加以控制。
构词解析:
在环境保护法规中,“排污”特指受法律规制的污染物排放行为,需符合国家或地方制定的排放标准(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超出许可范围或未达标的排放称为“违法排污”,需承担法律责任。
示例:
“企业需取得排污许可证,并安装在线监测设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指依法获得的污染物排放配额,可在市场交易(如碳排放权交易)。
针对排污行为征收的经济调节手段,旨在促使企业减少污染(如《环境保护税法》)。
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指定位置,需纳入监管体系。
定义“排污”为“排放污染物”,属规范汉语释义。
强调排污的环境影响及技术管控要求。
如《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对合法排污的程序与责任界定。
注:因权威词典的电子版访问受限,本文释义综合参考传统辞书及环保领域规范术语。具体条款可查阅生态环境部官网(www.mee.gov.cn)或《中国环境法规全书》。
“排污”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核心含义及延伸解释:
基本定义
指排放或处理污染物的行为,包括工业废水、废气、废弃物等有害物质的释放或清除。拼音为“pái wū”,注音“ㄆㄞˊ ㄨ”,英文可译为“pollution discharge”。
分类与场景
应用领域
法律规范
我国《环境保护法》明确要求超标排污需承担经济责任,并实施排污许可制度。
提示:如需了解具体排污量计算公式(如循环水系统的浓缩倍数计算),可查看来源。
暗鬭明争白彩坌沓兵燧不讳补外恻惐斥力稠心眼儿创作方法存记待年妇大廷登禅电滚子鼎锯冬鼓断遣度荒墩布非乃规砺亨通荤腥江雪郊端娇养凈话进説跼躅孔繇老虎班略事粮馈貍沙留传立元漉篱毛实妙绝平揖迁逐骐騄丘赋山羞盛旦升任失饥实生苗实叟死欲速朽飕飕作响擡褃桃花绶贴子词退舍僞道蓊蒙五桂香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