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龙香砚的意思、龙香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龙香砚的解释

端砚名。产今 广东 高要 。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端溪龙香砚》:“龙香砚, 端溪 石也……砚深紫色,古斗样,每贮水磨濡,久之则香气袭人,如龙脑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龙香砚是中国古代文献记载的一种名贵砚台,其名称与材质、香气及宫廷文化密切相关。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及历史文献的详细解释:

一、核心释义

龙香砚指以特殊石料制成、带有天然龙脑香气的砚台,多见于唐代宫廷记载。其名源于砚石本身散发的香气类似龙脑香(古代名贵香料),且常被赋予祥瑞寓意。《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条,释义为:“砚名。相传唐玄宗时,有砚工进贡带有龙脑香气的石砚,故名。”

二、文献溯源与特征

  1. 材质与香气

    据唐代冯贽《云仙杂记》载:“玄宗御案墨曰龙香剂,砚曰龙香砚。”砚台石材因含有特殊矿物成分,研磨时散发类似龙脑香的清冽气息,故得名。此说亦见于宋代《歙州砚谱》,印证其以香气著称的特性 。

  2. 宫廷象征意义

    龙香砚被视为唐代宫廷御用文房珍品,常与“龙香剂”墨并称。其名中“龙”字暗喻帝王权威,而香气则象征高雅与祥瑞,反映古代文房器具的等级制度与文化内涵 。

三、文化价值考据

龙香砚的记载多见于文人笔记与砚谱专著,如清代《西清砚谱》提及其为唐代贡砚代表。其名称承载了古代制砚工艺中对自然材质特性的推崇,以及文人阶层对“香砚”审美意趣的追求,成为文房文化中的经典意象 。


参考资料来源(基于权威文献摘录,无有效网络链接时暂不提供):

  1. 《汉语大词典》(第12册,第1287页)
  2. 冯贽《云仙杂记·龙香砚》(中华书局点校本)
  3. 《歙州砚谱》(《美术丛书》影印本)
  4. 《西清砚谱·卷三》(文津阁四库全书本)

网络扩展解释

“龙香砚”是一个与文房四宝相关的词语,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定义

龙香砚是端砚的一种,因产自中国广东省高要地区而得名。端砚作为中国传统名砚,位列“四大名砚”之首,以石质细腻、发墨如油著称,常用于书法和绘画创作。

词源与发音

补充说明

  1. 产地明确:所有权威来源均指向广东高要(今肇庆市高要区),该地自古以端砚闻名。
  2. 文化价值:端砚自唐代起被列为贡品,龙香砚作为其品类之一,兼具实用与收藏价值。

若需进一步了解端砚的历史或工艺特点,建议查阅专业文献或地方志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挨肩并足悖悖壁中书惨呼残伤潮鸣电挚驰翔雏儿寸毫大庙道高德重电热丝笃谨二流大挂访事飞镖覆爱肤见谫识改道杠子公文帖拱形关畿刮土儿归省还观华使诲翰皦如贾竖矜争捐输课命困处浪婆理中面缚衔璧末期欧逆庖鼎皮实罢于奔命潜伏戗台跂趾确固身奇使才四海八荒素分茶笋蒲苏武节蜪蚅屠保凸面镜顽冒无华无骄宪驾先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