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的意思、曹丕的详细解释
曹丕的解释
曹丕(187-226) : 即“魏文帝”。三国时魏国的建立者、文学家。字子桓,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次子。曹操
6*死后袭为魏王。推行九品中正制,确立和巩固士族门阀在政治上的特权。公元220年代汉称帝,都洛阳(今属河南),国号魏。爱好文学,诗歌创作和文学理论都有成就。
词语分解
- 曹的解释 曹 á 等,辈:尔曹(你们)。吾曹。 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部曹(中国明、清两代各部司曹的通称,源于汉代曹史的简称,相当于郡守的总务长)。 诉讼的原告、被告两方。 姓。 笔画数:; 部首:曰; 笔顺编号:
- 丕的解释 丕 ī 大:丕业。丕变。 笔画数:; 部首:一; 笔顺编号: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曹丕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三国时期魏国的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史称魏文帝。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解释:
一、身份背景
曹丕是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出生于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他自幼文武兼修,八岁能文,善骑射,博览群书。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被立为魏王世子,220年曹操逝世后,继任魏王并受汉献帝禅让称帝,建立曹魏政权。
二、政治成就
- 推行九品中正制
采纳陈群建议,确立以家世、才德为核心的选官制度,巩固士族门阀特权,影响魏晋南北朝数百年政治格局。
- 统一北方与边疆治理
在位期间平定青州、徐州割据势力,击退鲜卑侵扰,恢复汉朝对西域的管辖,并与匈奴、氐、羌等民族修好。
- 强化中央集权
颁布《禁妇人与政诏》,限制外戚干政,确立君主专制制度。
三、文学贡献
- 文学创作
擅长诗赋,代表作《燕歌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完整七言诗,另有《典论·论文》开创文学批评先河。
- 编纂典籍
主持编修《皇览》,为中国首部类书,推动文献整理。
四、历史评价
曹丕集政治家与文学家于一身,其统治终结了东汉政权,开启三国鼎立时代。他推行的制度深刻影响后世,文学成就亦为建安文学代表,与曹操、曹植并称“三曹”。
以上信息综合自权威历史资料及文学研究,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三国志》《典论》等原始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曹丕这个词的意思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是东汉末年的皇帝曹操的儿子,也是曹魏的建立者。
拆分部首和笔画:
- 曹:由“月”和“人”两个部首组成,共有10个笔画。
- 丕:由“一”和“丶”两个部首组成,共有4个笔画。
来源:
曹丕这个词的来源是由该人物的名字组成,他的名字即“曹丕”,称为曹操的第二个儿子。
繁体:
曹丕的繁体写法为「曹丕」。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曹丕的写法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与现代写法基本相同。
例句:
- 曹丕是曹操的儿子,也是曹魏的皇帝。
- 他以文学才能也出名,被称为“曹子建”。
组词:
曹丕在常见的组词中可以作为名字出现,比如曹丕之学、曹丕诗集等。
近义词:
曹丕的近义词包括曹子建、世子曹丕等。
反义词:
曹丕的反义词可以是曹操、曹植等,因为他们是曹丕的父亲和兄弟。
感谢阅读!
别人正在浏览...
白楞边夏表举标题别恨逼摄不是滋味才品呈奇大马调得迭垛衫第室端点对掌二蚕贰郡发际分母有理化腐蠹咖喱顾音河脣鹤膝蜂腰体后镇画粉昏蔽燋虑戛敔精诚稷下学士看书泪人吝爱临化龙神伦脊迈仁凝絶拼杀破晕樵薪齐较青草起卧上善树栅四民之天泗水潜夫陶神铁冠体悟托盘徒有其名晚钟尾狐违顺无佗鲜澄享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