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曹丕的意思、曹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曹丕的解释

曹丕(187-226) : 即“魏文帝”。三国时魏国的建立者、文学家。字子桓,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次子。曹操6*死后袭为魏王。推行九品中正制,确立和巩固士族门阀在政治上的特权。公元220年代汉称帝,都洛阳(今属河南),国号魏。爱好文学,诗歌创作和文学理论都有成就。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曹丕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三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魏国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从汉语词源学角度解析,"丕"在《说文解字》中释作"大也",象形字取意"胚胎初萌之态",喻指开创性功业。作为谯郡曹氏嫡长子,其名承载着家族对"丕显祖德"(光大祖先功业)的期许,该典故出自《尚书·康诰》。

在文学领域,曹丕确立了中国文学批评史里程碑,所著《典论·论文》首倡"文章经国之大业"的文学观,该论断被《中国文学发展史》列为建安文学理论核心。其《燕歌行》作为现存最早的完整七言诗,在《诗品》中被钟嵘评为"便娟婉约,能移人情"。

政治方面,曹丕通过九品中正制重构官僚体系,该制度在《通典·选举典》中记载为"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其受禅建立的魏国政权,被陈寿在《三国志·魏书》中认定为"汉魏禅代,天人之望"的合法政权更迭。

网络扩展解释

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三国时期魏国的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史称魏文帝。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解释:

一、身份背景

曹丕是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出生于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他自幼文武兼修,八岁能文,善骑射,博览群书。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被立为魏王世子,220年曹操逝世后,继任魏王并受汉献帝禅让称帝,建立曹魏政权。

二、政治成就

  1. 推行九品中正制
    采纳陈群建议,确立以家世、才德为核心的选官制度,巩固士族门阀特权,影响魏晋南北朝数百年政治格局。
  2. 统一北方与边疆治理
    在位期间平定青州、徐州割据势力,击退鲜卑侵扰,恢复汉朝对西域的管辖,并与匈奴、氐、羌等民族修好。
  3. 强化中央集权
    颁布《禁妇人与政诏》,限制外戚干政,确立君主专制制度。

三、文学贡献

  1. 文学创作
    擅长诗赋,代表作《燕歌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完整七言诗,另有《典论·论文》开创文学批评先河。
  2. 编纂典籍
    主持编修《皇览》,为中国首部类书,推动文献整理。

四、历史评价

曹丕集政治家与文学家于一身,其统治终结了东汉政权,开启三国鼎立时代。他推行的制度深刻影响后世,文学成就亦为建安文学代表,与曹操、曹植并称“三曹”。

以上信息综合自权威历史资料及文学研究,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三国志》《典论》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騃儿百住镳驾侧声钞犯传车传烛刺击促路麤缕电业局吊古伤今帝徽二刘芬蒀高枝弓梢糓旦轱轱辘辘横门还珠洞靧面诲色鹄酸见人金明九垓八埏九烈三贞九溟苦切理刑漏风慕义耐久涅伏佞侻蓬雀霹雷七次量衣一次裁切合穷蹇冗闹骚杀生死无贰蜃辂受害水精睟面盎背天分吞哀腲腇文从字顺挝阖渥眄物命享奠陷刑消豁笑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