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静志的意思、静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静志的解释

使心神安定、平静。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夫处乎深宫,安乎尊胜,不能静志,远迹山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静志是一个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语素拆分与语境应用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静"指"心神安定、无杂念",《汉语大词典》释为"安定不动"(来源:《汉语大词典》第11卷);"志"作"心意、志向"解,《说文解字》载"志,意也"(来源:许慎《说文解字》)。二字组合后,词义聚焦于"使心志沉静,排除外界干扰"的精神状态,常见于描述修养心性的语境。

二、语源流变 该词最早可追溯至魏晋玄学典籍,葛洪《抱朴子·内篇》有"静志守虚"之说(来源:《抱朴子校释》中华书局版),指通过内观达成心灵澄明。唐宋时期被禅宗吸收,《五灯会元》记载"静志观心"修行法门(来源:普济《五灯会元》),强化了其修持内涵。

三、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中主要保留两种用法:

  1. 作动词短语,如"静志读书"(来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2. 作名词指代心境,如"保持静志"(来源:《现代汉语应用例解》)

四、跨文化参照 该词与西方哲学"ataraxia"(心灵宁静)概念存在对话空间,但更强调主动修为而非被动状态,这体现了儒释道融合的文化特质(来源:汤一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

网络扩展解释

“静志”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jìng zhì,其核心含义是保持内心平静,专注目标。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指通过控制情绪、排除干扰,使心神安定,从而集中精力完成特定任务或追求目标。强调在复杂环境中维持专注力的能力,如《洛神赋》中“收和颜而静志兮”即体现这种状态。

二、文化出处

  1. 文学经典:曹植在《洛神赋》中以“静志”描述面对洛神时克制情感的内心活动;
  2. 佛学典籍:玄奘《大唐西域记》用“不能静志”批评深宫生活对修行的干扰。

三、使用场景

四、近义与反义

五、延伸价值

该词蕴含中国传统文化中“静以修身”的哲学观,与《大学》提出的“知止而后有定”思想相通,强调内在定力对个人成长的关键作用。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出处原文,可参考《洛神赋》及《大唐西域记》相关章节。

别人正在浏览...

螯蟹拜璧百口莫辩蹦蹦儿戏摽目禅心禅坐传席蹈赴汤火狄水东床姣婿笃爱覆蔀高头讲章给驿规检国际妇女节蛊狱胡钉铰恢宏大度剪殪贱姿醮祀羁肠九酘九转鼎居邻徕下谅暗两火一刀乱妄卖友马口麻油没精塌彩磨蚁僻小迫晦蒲剧蜣螂之转旗旛器杖缺裾戎辔善刀而藏烧酒神奇庶侈水土邃雅坛墠逃杨田臯天荒地老天明五六六七详覆纤婉谐款信笔涂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