贱姿的意思、贱姿的详细解释
贱姿的解释
谦称自己的资质。 唐 权德舆 《与陆州杜给事书》:“駑薄贱姿,诚不自意,拜赐之时,感入心腑。”
词语分解
- 贱的解释 贱 (賤) à 价钱低,与“贵”相对:贱卖。贱价。 旧时指地位卑下:贱民。贫贱。卑贱。微贱。 谦辞,旧称与自己有关的:贱姓。贱躯。贱内(妻子)。 骂人的话:贱人。 指撒娇或不尊重、不知好歹:这孩子又和
- 姿的解释 姿 ī 面貌,容貌:姿容。丰姿。姿色。天姿。 形态,样子:姿态。姿势。舞姿。风姿。英姿。 笔画数:; 部首:女;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贱姿”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非常罕用,主要用于表达谦逊的自称。其核心含义和用法如下:
-
词义解析:
- 贱:本义指价格低、地位卑微。在古汉语中常用作谦辞,用于指称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表示谦卑、低下,如“贱内”(谦称自己的妻子)、“贱躯”(谦称自己的身体)。
- 姿:指姿态、容貌、体态。在此语境中,引申指自身、本人。
- 合义:“贱姿”即是对自身的一种谦称,字面意思是“卑微的姿态/身体”,相当于“鄙人”、“在下”、“不才”等,用以表达说话者的谦逊态度。
-
用法与语境:
- 主要用于古代书面语或文言色彩浓厚的语境中。
- 说话者(通常是男性)在对话或书信中,面对地位相当或更高者时,用以指代自己,以示尊敬和谦卑。
- 常见于古代文人书信、奏章、对话记录等。例如:“贱姿不敏,敢竭鄙怀。”(我这卑微愚钝之人,冒昧地倾吐我的浅见。)
-
出处与例证:
- 该词虽非极其生僻,但多见于古代文献。在权威辞书如《汉语大词典》中,“贱”字条目下的相关谦辞(如“贱躯”)可以佐证其构词法和用法逻辑。类似的自谦词如“贱躯”、“贱体”、“微躯”等在古籍中更为常见,其用法与“贱姿”相通。例如,王羲之《杂帖》:“勉力服药行,贱躯甚勿勿。” 苏轼《与王敏仲书》:“贱体痊平,还旧丘耳。”
- 汉典网作为在线汉语工具,其收录的古代字义和词义解释,特别是对“贱”作为谦辞的释义,为理解“贱姿”的含义提供了基础依据。
“贱姿”是一个古汉语谦辞,意指“卑微之身”或“鄙人”,是说话者在特定语境下(尤其是面对尊长或正式场合)对自身的一种谦卑称谓,体现了古代汉语中丰富的谦敬表达系统。其含义清晰,但现代已极少使用。
主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 提供“贱”字作为谦辞的权威释义及相关例证。
- 汉典网 (www.zdic.net) - 提供“贱”、“姿”等字的古汉语释义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贱姿”是一个古代汉语谦辞,通常用于自谦地描述自己的资质或能力。以下是详细解释:
1.词义解析
- 基本含义:谦称自身资质平庸或能力不足,常用于书信或对话中以示谦逊。如唐代权德舆《与陆州杜给事书》中“駑薄贱姿,诚不自意”,即用“贱姿”表达对自己能力的谦卑态度。
- 字义拆分:
- 贱(jiàn):本义为“地位低微”或“价值低”,在此引申为自谦的修饰词,如“贱内”“贱躯”。
- 姿(zī):指资质、姿态,此处特指个人的才能或素养。
2.使用场景
- 古代文献:多见于文人书信或诗词,用于表达对自身能力的谦虚。例如明代郭之奇的诗句“分其贵贱姿,不为爱憎改”,以及近现代曾彦的“感君恩义重,贱姿难为饰”。
- 现代语境:当代已极少使用,仅见于古文研究或历史文本解读。
3.近现代延伸
- 该词属于典型的“自贬式谦辞”,反映了古代社会等级观念和礼仪文化。类似的表达还有“鄙人”“拙见”等。
4.注意事项
- 语义局限:仅用于第一人称,不可用于他人,否则可能含贬义。
- 现代替代:当代中文更倾向使用“才疏学浅”“能力有限”等表述。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用例,可参考唐代权德舆的《与陆州杜给事书》,或明代诗词选集中的相关例句。
别人正在浏览...
哀杖爆肚保健悖暴北京话背乡离井兵务鬓麋脖项不相放册勋昌衍穿山甲催租簇盘搭当打量登崇迭配杜门面壁赋钱夫栘高高手儿高棉鹤肩河清海竭讳老昏镜重磨解剖济弱锄强季叔驹马窭室揽脚连栋鳞聚落地秤蛮鴃门捆难进易退炮捻披红贫褊披闼芘荫穷丁乞臧仁丹三百神贶束指天形脱躧土绅枉自顽艳想忆瑕舋习传胁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