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规检的意思、规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规检的解释

(1).规矩法度。《孔丛子·抗志》:“今公子绍 康叔 之绪,处战伐之世,当务收英雄,保其疆土,非所以明臧否,立规检,修匹夫之行之时也。” 唐 刘知几 《史通·言语》:“ 江 左为礼义之乡, 金陵 实图书之府,故其俗犹能语存规检,言喜风流。” 林纾 《<国朝文>序》:“史家之文,则又隳突恣肆,无復规检。”

(2).谓循规矩,守法度。《北史·循吏传·袁聿修》:“ 聿修 少年平和温润,素流之中,最为规检。” 唐 元结 《漫论》:“世有规检大夫持规之徒来问叟曰:‘公漫然何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规检”的汉语词典释义

“规检”是由“规”与“检”组成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行为的规范与自我约束,强调遵循法度、检点言行。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字义分解与词源

  1. 规(guī)
    • 本义为画圆的工具(圆规),引申为法则、标准(如“规矩”“规范”)。
    • 《说文解字》:“规,有法度也。”指通过工具象征行为准则。
  2. 检(jiǎn)
    • 原指标签、封条(如“检柙”),后衍生为查验、约束(如“检点”“检束”)。
    • 《玉篇》:“检,书署也。”后扩展为对行为的审察。
    • 二者结合后,“规检”强调以标准约束言行,常见于古代文献。

二、词典释义与用法

  1. 基本定义

    • 行为规范与自我约束:指遵守礼法制度,检点自身过失。

      例:《晋书·李重传》:“重修身规检,言行无玷。”指李重以礼法约束言行。

    • 引申义:暗含对道德或社会规则的遵守,如“持身规检”(《古代汉语词典》)。
  2. 语境差异

    • 古代用法:多用于评价人的品德,如“性方直,行规检”(《南史·王弘传》)。
    • 现代罕用:当代汉语中逐渐被“规矩”“检点”等替代,但仍存于学术或仿古语境。

三、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规检:规矩法度;行为的规范约束。”

    查看词条

  2.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

    “规检:遵守法度,自我约束。”

    来源页

  3. 汉典网字形演变与释义:

    “检”字从“木”部,原指文书封函,后引申为约束。

    字形解析


四、相关词辨析

“规检”是融合行为准则与自我省察的复合词,需结合古代语用理解其深层内涵。

网络扩展解释

“规检”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

一、基本释义

  1. 规矩法度
    指行为或制度的标准、规范。例如《孔丛子·抗志》中提到“立规检”,即强调建立法度的重要性。唐代刘知几在《史通·言语》中描述金陵风俗时,也以“语存规检”体现语言中的规范性。

  2. 循规矩、守法度
    指遵守既定规范的行为准则。如《北史·循吏传·袁聿修》中评价袁聿修“最为规检”,即赞扬其行事严谨守礼。


二、历史用例与语境


三、综合解析

该词兼具名词(法度)与动词(守法)的双重功能,常见于古典文献,强调社会或个人对规范的遵循。若需更多例证,可参考汉典或《史通》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被害碧碧卜卜别有天地閟密縩綷儃伫谶辞搊扶除残去秽出车鹑笼春枕大馆殚罄抵死端公戏阿房宫赋恶语帆帏奉扬鬼泣神号鸿图黄案讙舞家门降解健实即令拉炮论根逻檀髦头孟月铭肌镂骨摩口膏舌磨励侔德谋筮牛觔牌榜片影缾罍千难万险其内虬户人生朝露烧结神清气朗酸麻算请弹力恬澜亭燧偷东摸西外隶腽肭王室误国吴中四杰挟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