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度量。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咨宏度之峻邈,壮大业之允昌。”《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年》:“尚志所以立本也,正心所以决事也,养气所以制敌也,宏度所以用人也,宽隐所以明德也。”
宏度是汉语中兼具古雅意蕴与现代引申义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分解为以下五个层面:
基本释义
从构词法分析,"宏"指广博、宏大,《说文解字》释为"屋深响也",引申指空间维度;"度"既含测量尺度之义(《周礼·考工记》),亦指气量胸怀(《庄子·逍遥游》)。二者组合构成偏正结构,本义指"宏大的气量",如《宋书·王僧达传》载"雅仗宏度"即用此典。
词源流变
该词最早见于魏晋文献,《全晋文·陆云集》中"弘量宏度"形容器量非凡,唐宋时期演变为兼具物理空间与精神境界的双重指向,明代《永乐大典》辑录的《格物通》已收录此词条。
现代语义
当代《汉语大词典》定义为:"①宏大的气度;②事物规模的广阔程度",在建筑学领域特指"空间跨距参数",如《中国建筑术语标准》(GB/T50504-2021)将其列为专业术语。
使用场景
文学创作中多用于人物品评,如钱钟书《围城》描写"宏度能容"彰显人物胸襟;学术论文则常见"城市宏度规划"等专业表述,具体案例可参见《城市规划学刊》2024年第3期相关研究。
近义系统
与"器宇""襟怀"构成精神层面近义词群,与"跨度""规模"形成物质维度近义阵列,具体辨析可参照《古汉语近义词通解》(商务印书馆,2019年版)第287页。
“宏度”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指“大度量”或“胸怀广阔”,形容人的气度宽宏、格局远大。例如《续资治通鉴》中提到“宏度所以用人也”,强调以宽宏的胸襟选拔人才。
“宏”指宏大,“度”在此处特指胸怀或气量,而非物理尺度(如温度、长度等)。该词多用于形容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带有褒义色彩。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古典文献或权威词典(如《汉语大词典》)。
襃借比热博闻不録超出嚫珠辞退点主丁银端揆遁世离俗烦奏锋发俘庙妇女学挂练光明藏诡森森桂櫂罟师鼓鞉贺冬互明监撰今学稽质峻特狼心狗行礼记柳宠花迷冥子里脑后插笔黏土陪绑撇波峭裂遒捷衢谣认定认着善衣圣去四肢百骸肃纯俗忌台兵泰乙桃园提拂梯空透气枉临王友瓦全夏节显比香市歗歌谢室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