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体的各个部分。泛指全身。 宋 文天祥 《高沙道中》诗:“四肢与百骸,屈曲如桮棬。” 夏丏尊 《风格的研究》:“大气中充满着温暖,使人卸去了夹衣,只穿着单衫,四肢百骸都感到轻松舒适的快感。”亦作“ 四体百骸 ”、“ 四肢百体 ”。《绿野仙踪》第七三回:“胎一成,则四体百骸气随欲至,如珠滚荷盘,如烟含柳缕,无不可到之处也。” 老舍 《赵子曰》第九:“ 赵子曰 四肢百体一齐往外涨,差一些没把大袄,幸亏是新买的,撑开了绽。”
“四肢百骸”是一个汉语成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指人体的各个部分,包括四肢(两上肢和两下肢)与全身骨骼,泛指整个身体。例如:“运动后,四肢百骸都感到舒畅。”( )
该成语强调身体的完整性,也隐含“各部分相互依存”的哲学概念,与中医“全身气血相通”的理论相关。
如需更多文学用例或拓展阅读,可参考《汉语大词典》及相关诗词解析。
《四肢百骸》是一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全身每个部位都非常健康坚固。
《四肢百骸》的拆分部首是“目、巳、骨”。
它的总笔画数是19画。
《四肢百骸》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篇·德充符》这篇文章中。
庄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和文化名人,他的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肢百骸》的繁体写法是“四肢百骸”。
在古代汉字中,《四肢百骸》可以有不同的写法,例如《四肢百骸》、《四肢百骨》、《四支百骸》等。
他长年的锻炼使得他的四肢百骸都非常有力。
四肢百战、四肢百体、百骸千片。
健步如飞、健步如风。
四肢不全、百病缠身。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