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夏节的意思、夏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夏节的解释

夏季。《礼记·祭统》“未发秋政” 唐 孔颖达 疏:“言夏节虽尽,人君未发行秋政,则6*民不敢艾草也。” 汉 班固 《白6*虎通·日月》:“日所以有长短者何?阴阳更相用事也。故夏节昼长,冬节夜长。”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夏节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夏节”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季节指代
    “夏节”最基础的释义指夏季,常见于古籍文献。例如《白虎通·日月》提到“夏节昼长,冬节夜长”,强调季节的昼夜变化特征。

二、节日与节气

  1. 中国传统节气

    • 夏至:古称“夏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日期在公历6月21或22日。古代有祭神祈福的习俗,如《周礼》记载“夏至日祭地”。
    • 立夏节:部分地方将立夏节气(约5月5日)称为夏节,如例句“立夏节开秧日”,反映农事活动与传统习俗的结合。
  2. 夏季相关节日
    夏季包含多个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等,但需注意这些节日通常有独立名称,“夏节”更多作为统称使用。

三、文化扩展

  1. 俄罗斯桦树节
    俄罗斯族在公历6月24日庆祝“桦树节”(也称夏节),与东正教圣三主日相关,活动包括燃篝火等传统仪式。

四、其他用法

  1. 历史事件代称
    例如“立夏节起义”是1929年中国共产党在安徽发动的武装起义,此处的“立夏节”特指起义发生的时间节点。

“夏节”在不同语境下含义不同: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夏节

夏节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首组成:夕(夭)和义。夕(夭)代表夜晚,义代表意义、含义。

夏节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分别为:夕(夭)(3画)和义(7画)。

夏节这个词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夏节又被称为夏季节日。它是指夏季一些具有特殊意义和庆祝活动的节日。

夏节的繁体字为「夏節」。

在古时候,夏节的汉字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西汉刘晏的《说文解字》中将夏节的字写作「夏祭」,意为夏季的祭祀活动。唐代韩愈在《春夏经》中用「夏至」来表示夏季的至日。另外,夏节也可以用「夏节」或「仲夏节」等来表示。

以下是夏节的一些例句:

  1. 每年的夏节,人们都会举行盛大的花灯游行。
  2. 夏节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3. 夏节期间,人们会前往海滩休假。

一些夏节相关的组词有:夏季、夏天、夏至、夏日等。

与夏节近义的词语有夏日、夏令、夏季等。

与夏节反义的词语有冬节、寒节、冬季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