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点主的意思、点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点主的解释

旧俗丧礼之一。填写神主上“主”字上端之点。《金6*6*梅》第六五回:“ ********* 易服,备一对尺头礼,请帅府 周守备 点主。”《醒世姻缘传》第十八回:“又请 姜副使 点主 刘游击 祀土。” 李国文 《冬天里的春天》第四章:“而且还要老夫子戴上顶子给他点主。”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点主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点主是中国传统丧葬礼仪中的重要环节,特指在死者神主牌位(又称“木主”)上,由特定人士用朱笔在“主”字上补加一点的仪式。其核心含义与文化象征如下:

一、仪式释义

  1. 字面操作

    神主牌通常预先写成“×××之神王”,留出“主”字上方一点的位置。仪式中,由“点主官”(多为德高望重者或科举功名人士)用朱砂笔在“王”字上加点,使其成为“主”字,象征将亡者魂魄正式安驻于牌位中。

  2. 象征意义

    “点主”行为代表赋予牌位灵性,完成从“木”到“神”的转化,标志亡者正式成为家族祭祀对象。《礼记·祭义》载“主者,神象也”,此仪式强化了“神主”作为祖先崇拜载体的神圣性。


二、文化内涵

  1. 孝道实践

    通过隆重仪式确认祖先身份,体现儒家“慎终追远”的伦理观。《仪礼·士丧礼》中“重主道”的记载,表明其承载着维系宗法制度的深层功能。

  2. 魂魄归位

    民俗信仰认为,朱笔点睛可引导亡魂依附牌位,避免成为游魂。朱砂的辟邪属性(见《本草纲目》)进一步强化了仪式净化与庇佑的双重意义。


三、仪式演变

现代简化丧礼中,“点主”多见于传统保存较完整的宗族社群,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留存。其核心价值仍体现在对祖先崇拜仪式感的延续,如闽南、潮汕地区的“点主”习俗已被列入省级民俗保护名录。


参考文献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点主"词条
  2. 《礼记正义》(中华书局点校本)
  3. 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中华书局)
  4. 李时珍《本草纲目》(人民卫生出版社)
  5. 《中国民俗志·福建卷》(中国文联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点主”是一个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词语,其含义需结合传统习俗理解:

一、基本释义

“点主”指旧时丧礼中的一种仪式,即由特定人士用朱笔在逝者的神主牌位(木主)上补写“主”字顶端的一点。这一行为象征赋予牌位灵性,完成对亡者的供奉准备。

二、仪式细节

  1. 操作方式
    由德高望重者(如官员、族长)用朱砂笔在牌位“主”字缺笔处补点,使“王”字变为“主”字。
  2. 文化内涵
    体现“慎终追远”的孝道观,通过庄重仪式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并祈求祖先庇佑家族。

三、其他解释辨析

部分资料(如)提到“点主”有“指点主意”的成语含义,但此用法在权威文献中罕见,可能为现代误传或方言引申义,建议以丧礼仪式作为主要释义依据。

参考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巴都儿别嘴比句兵梢冰兔不壹而足超然自得朝直传统词类处事搓手顿足殿闼帝服断雨残云读帖访亲问友符袋府分寒客浑仪讲习箭子嫁取节风结记浸潦硍朱空远口燥唇干丽土略逊一筹炉炷冒干免乳目动言肆拿把拧劲儿驽驘牉育跑气炮云配眼劈破面皮濮上风起柂趣走山驴绍熙生书射石饮羽霜籼水紧説起风就是雨束笋糖衣踏雪马天开眼吞炭亡从嶰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