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互明的意思、互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互明的解释

谓明乎此则彼亦明。《礼记·王制》“大国之卿不过三命,下卿再命,小国之卿与下大夫一命” 汉 郑玄 注:“不著次国之卿者,以大国之下互明之。” 孔颖达 疏:“以大国之卿不过三命,则知次国之卿不过再命;大国下卿再命,则知次国下卿一命。故云互明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互明是汉语词汇学和修辞学中的重要概念,指两个或多个语言单位(如字、词、句)在特定语境中互相说明、互相补充,共同表达完整语义的语言现象。其核心在于语言成分间的依存性与协同性,需结合上下文才能准确理解。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字面互释

    指汉字在构形或意义上相互关联、互为注解。例如“考”与“老”在《说文解字》中互为转注,体现形义关联(《说文解字·叙》:“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2. 语境互补

    在句子中,前后词语通过省略或呼应形成语义互补。如《诗经·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中,“在野”与“在宇”共同说明蟋蟀的迁徙,需互参才能理解(王力《古代汉语》)。


二、修辞学应用(互文见义)

互明最常见于互文修辞,即上下句隐含成分需互相参照以还原完整含义:


三、训诂学意义

在古籍注释中,互明体现为异文互证或通假互释:


权威参考文献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13.
  2. 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99.
  3. 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4. 郭锡良《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1999.
  5. 郑玄《礼记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6. 王念孙《读书杂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网络扩展解释

“互明”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多个角度解析,结合不同来源的信息整理如下:

一、基本含义

“互明”由“互”(相互)和“明”(明白)组成,核心含义是“相互理解、相互阐明”。它强调双方或多方在认知或逻辑上的互通性,即通过已知信息推导出未知内容,或达成共同理解。

二、古代文献中的用例

在古籍中,“互明”常用于逻辑推理。例如《礼记·王制》中,汉代郑玄注解时提到“以大国之下互明之”,指通过大国的卿的等级(三命)推断次国卿的等级(再命),体现逻辑上的互证关系。

三、现代学术扩展

在语言学领域,“互明”是关联理论的重要概念,包含三个层面:

  1. 认知环境互明:对话双方共享的背景知识;
  2. 意图互明:对彼此交流目的的共识;
  3. 语境互明:结合上下文理解话语隐含意义。

四、使用场景

五、结构特点

作为合成词,“互明”属于并列结构,两字意义相辅相成,共同强化“双向明晰”的语义特征。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案例或学术理论,可参考汉典及知网的详细解析。

别人正在浏览...

安咐稗秕扁桃体萆挈擘肌分理操介逞辩诚切炽猛赤羽重文除祥钝騃多吃多占抚戢拊绥俯允共轭复数贯澈贵知顾接过中鸿序猴年马月黄石经践盟焦梧桐鸡刀祭韭疾痗禁切抗违口蜜腹剑枯颗隶楷凌踏林梢蛮鞭南乐扑扑人心向背圣令生态学识时务者为俊杰兽工霜籼耍笑綀囊送戏贪窃铁连钱隤缺文光稳暖武军武台遐迥霞门仙籍小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