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端揆的意思、端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端揆的解释

指相位。宰相居百官之首,总揽国政,故称。《南史·谢举传》:“虽屡居端揆,未尝肯预时政,保身固宠,不能有所发明。”《旧唐书·房玄龄传》:“ 玄龄 自以居端揆十五年,女为 韩王 妃,男 遗爱 尚 高阳公主 ,实显贵之极,频表辞位。” 宋 司马光 《<百官表>总序》:“三公端揆之贵,施於军校;衣紫执象之荣,被於胥史。”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梁书·沉约传》:“六朝人以僕射为端揆。”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端揆”是一个古代官职称谓,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端揆(拼音:duān kuí)指宰相的职位。因宰相居百官之首,总揽国家政务,故称。该词源自古代文献,如《南史·谢举传》提到谢举“屡居端揆”,却未参与实际政事,反映了部分宰相的权责特点。

历史用例

  1. 《旧唐书·房玄龄传》:房玄龄任端揆十五年,家族显赫,女儿为韩王妃,儿子尚公主,体现了该职位的尊贵地位。
  2. 六朝时期:仆射(官职名)也被称为端揆,说明不同朝代对这一职位的称呼可能变化,但核心含义不变。

综合解析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背景或具体文献分析,可参考《南史》《旧唐书》等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端揆(duān kuí)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审视、端详。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的部首是「立」,表示站立、挺直;右边的部首是「手」,代表人的手。根据笔画顺序,「端揆」一共有13个笔画。这个词的来源比较古老,可以追溯到《说文解字》中。 「端揆」在繁体字中的写法并没有变化,还是「端揆」。而在古时候,「端揆」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例如,可能会将「端」写作「斷」,但是意思和发音都没有变化。 下面是一些例句: 1. 他端揆着我,好像要看穿我的内心。 2. 老师端揆着学生的表现,看出了他的潜力。 3. 我们需要端揆问题的本质,而不仅仅看表面现象。 有一些与「端揆」相关的词语,例如: 1. 端详(duān xiáng):意思与「端揆」相似,都表示仔细审视。 2. 观察(guān chá):意思是观察、察看,也可以用来表达「端揆」的意思。 3. 窥探(kuī tàn):意思是偷窥、偷看,有时候也可以用来表示「端揆」的动作。 至于反义词,可能没有一个与「端揆」完全相反的词语。但是,如果要表达相反的意思,可以使用一些表示忽视、不关心的词语,例如「漫不经心」或者「不加思索」等。 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