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卖酒处安置酒瓮的砌台。亦借指酒肆、酒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伤逝》:“ 王濬冲 为尚书令,著公服,乘軺车,经 黄公 酒壚下过。” 宋 周邦彦 《侧犯》词:“见説胡姬,酒壚寂静,烟锁漠漠,藻地苔井。” 明 徐祯卿 《赠别献吉》诗:“日暮经过 燕 赵 客,解裘同醉酒壚旁。” ********* 《秋夜怀人》诗之四:“忆煞 蓝亭 旧酒壚,当年曾醉病 相如 。”
酒罏:即酒垆。《汉书·食货志下》“率开一卢以卖”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如淳 曰:“酒家开肆待客,设酒罏,故以罏名肆。”《全元散曲·水仙子带折桂令·饮兴》:“小糟新酒滴珍珠,醉倒 黄公 旧酒罏。” 明 何景明 《春日刘薛二子过》诗:“未似 高阳 侣,垂鞭向酒罏。”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畿辅·禁歌妓》:“国初 临川 人 揭轨 ,以举明经至京,宴南市楼,有诗云:‘詔出金钱送酒罏,綺楼胜会集文儒。’”参见“ 酒壚 ”。
“酒垆”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意蕴的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酒垆指古代酒肆中用于放置酒瓮的土砌台子,通常作为酒馆的标志性设施。后来逐渐引申为酒馆、酒肆的代称。例如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中提到的“黄公酒垆”,即是以酒垆代指具体酒馆。
“黄公酒垆”是著名典故,出自《世说新语·伤逝》。故事中,王戎(字濬冲)经过旧友嵇康、阮籍曾饮酒的酒垆时,感慨物是人非,后常用此典表达对故友的怀念或往事伤逝之情。例如:“经黄公酒垆下过”暗含睹物思人的哀婉。
在诗词中,“酒垆”常被赋予寂静、萧索的意境。如宋代周邦彦《侧犯》词中“酒垆寂静,烟锁漠漠”,通过酒垆的冷清烘托出苍凉氛围。
如需进一步了解典故细节,可查阅《世说新语》原文或相关诗词注解。
哀恸阿梨白丁俗客百世师本命便斋簿案部下菜肚残帙馋人坼堠骋绩错缬碓颡房基返吟复吟高文宫沟勾股数归兴行政诉讼寒燠互惠豁浪夾衫急飕飕久策抗暴克清乐笑録民门閲啮臂之好櫱帝乾枯迁人前哨战峤角切口清扬起遣遒浑日曛深坡事例钱时世装湿透诗轴手勑兕甲颂文田牧挺确投鼠湾头闻风破胆五祀无以塞责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