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衬里小袄的带子。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陆石室》:“道人临别揖赠以粒丹曰:‘缓急幸用之。’ 陆 亦异其人,寘丹襦带中。”
“襦带”是古代服饰中的一种配件,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襦带”读作rú dài,指古代衬里小袄(即短衣)的系带。其中“襦”本义为短袄(如《说文解字》释为“短衣”),而“带”即衣带,两者结合特指短袄上的带子。
二、文献例证
三、相关延伸
四、注意事项
需注意“襦”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例如白居易诗中“香绷小绣襦”的“襦”指婴儿围嘴,与“襦带”含义不同。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字典》或《古代服饰辞典》等工具书。
襦带是一个汉字词语,通常用来形容衣裳上的腰带或腰绳。在古代,它是一种用来束缚衣物的绳带。
襦带的部首是衣,总共有16个笔画。
襦带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中,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在古代,襦带是一种束缚衣物的绳带,用来调整衣物的腰部宽松度。
襦带的繁体字为「襦帶」。
在古代,襦带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原本写作「襦戴」,后来演变成「襦带」。
1. 妇女束起襦带,显得更加整齐。
2. 我喜欢那条精美的襦带,它给我带来了自信。
襦裙、束襦、襦裳、襦袄
腰带、腰绳
解带、松襦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