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说的意思、徒说的详细解释
徒说的解释
白说;空说。 明 史叔考 《小措大·旅思》套曲:“梦迷离,空有蝴蝶,好事枉徒説。” 郭沫若 《王昭君》第一幕:“我以后要把这类徒说梦话的书,全盘投在火坑里去。”
词语分解
- 徒的解释 徒 ú 步行:徒步。徒涉。 空:徒手。 白白地:徒然。徒劳无益。 只;仅仅:家徒四壁。 从事学习的人:徒弟。徒工。学徒。师徒。 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信徒。教徒。党徒。 人(多指坏人):匪徒。暴
- 说的解释 说 (説) ō 用话来表达意思:说话。说明。演说。解说。 介绍:说合(a.从中介绍;b.商议;c.说和。“合”均读轻声)。说媒。 言论,主张:学说。著书立说。 责备:数说。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的《师说
网络扩展解释
“徒说”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tú shuō,其核心含义是空谈而无实际行动,强调言语缺乏实际效果。以下是详细解析:
基本含义
- 字义拆分:
- 整体解释:指仅停留在口头表达,缺乏实践或实质性行动,最终无法达成目标。
用法与语境
- 批评空谈:常用于批评那些只发表意见却不付诸实践的行为。
例:郭沫若在《王昭君》中写道:“我以后要把这类徒说梦话的书,全盘投在火坑里去。”
- 文学表达:多见于文学作品或历史文献,如明代史叔考《小措大·旅思》中的“好事枉徒说”。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纸上谈兵、空谈无补、坐而论道(需结合具体语境使用)。
- 反义词:言行一致、身体力行、务实笃行。
应用建议
- 避免贬义误用:该词带有负面评价色彩,需注意使用场景,如职场中可委婉表达“建议将计划落实”而非直接指责“徒说”。
- 文化关联:与“知行合一”等儒家思想形成对比,体现中国文化对“言行一致”的重视。
如需更多例句或拓展学习,可参考沪江在线词典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徒说》是一个常见的词语,在汉语中表示“只是说而已,没有实质行动或结果”的意思。下面对《徒说》这个词进行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等方面进行解释。
拆分部首和笔画:
《徒说》的拆分部首为彳和言,其中彳表示“走”,言表示“语言”。根据笔画数计算,这个词共有9个笔画。
来源:
《徒说》一词来源于古代典籍《山海经》中的一则故事。故事中讲述了一个叫徒言的人,他只是口头上讲了很多,但却没有实际行动和成果。后来,人们用“徒言”来表示只是说而没有实际行动或结果。
繁体:
《徒说》的繁体字为「徒說」。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徒说的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其中,“彳”部字像个小人向右行走,“言”部字则像个人嘴巴张开。整个字形非常形象地表达了说话不停止的意思。
例句:
1. 他常常只是徒说无果,从来没有实际行动。
2. 做事不能光徒说,要有实际行动才行。
组词:
1. 徒劳言说:表示说了很多,但没有实际结果。
2. 徒劳无功:表示付出了努力但没有获得任何成果。
近义词:
1. 空谈:形容只是说而并无实际行动或结果。
2. 空喊:表示只是口头喊叫而没有实质行动。
反义词:
1. 有实际行动:表示不仅说了,还付诸实际行动并取得了成果。
通过以上解释,我们可以了解到《徒说》一词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等相关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