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七贤的意思、七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七贤的解释

(1).指 魏 晋 时 嵇康 、 阮籍 、 山涛 、 向秀 、 刘伶 、 阮咸 、 王戎 七个名士。《晋书·嵇康传》:“所与神交者,惟 陈留 阮籍 , 河内 山涛 ,豫其流者, 河内 向秀 , 沛国 刘伶 , 籍 兄子 咸 , 琅邪 王戎 ,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 唐 皇甫湜 《醉赋》:“沉湎於酒,有 晋 之七贤。” 元 沉禧 《南吕一枝花·七月六日为施以和寿作》套曲:“七贤林下客,九老会中儔。”

(2).指 东汉 袁秘 、 封观 、 陈端 、 范仲礼 、 刘伟德 、 丁子嗣 、 张仲然 七人。《后汉书·袁闳传》:“ 黄巾 起, 秘 从太守 赵谦 击之,军败, 秘 与功曹 封 观 等七人以身扞刃,皆死於陈, 谦 以得免。詔 秘 等门閭号曰‘七贤’。”

(3).佛教指调心顺道的七个阶次或七贤人。《仁王经·序品》:“復有十亿七贤居士,德行具足。” 吉藏 疏:“七贤有二义。一依小乘者:一、五停心观;二、别相念处;三、总相念处;四、煖法;五、顶法;六、忍法;七,世第一法。此等调心顺道,故名为贤。二依大乘:一初发心人;二名有相行人;三名无相行人;四名方便行;五名习种性;六性种性;七道种性。此七在地前调心顺道,名为七贤。” 前蜀 贯休 《闻大愿和尚顺世》诗之三:“师禀尽名卿,孤峰老称情。若游三点外,争把七贤平。”

(4).泛指七位贤人。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与之大夫》:“进公家,不终朝七贤并拔,较吾兄应是没争差。”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七贤”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主要涵盖历史人物、佛教术语及泛指贤人群体。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历史人物中的“七贤”

  1. 魏晋竹林七贤
    指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七位名士。他们因常聚于竹林中饮酒论道、纵歌自适而得名,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其思想分为两派:

    • 老庄派:嵇康、阮籍、刘伶、阮咸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反对礼法束缚。
    • 儒道融合派:山涛、王戎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
      成员中,嵇康以音乐才华和《广陵散》闻名,阮籍以《咏怀诗》著称,刘伶则以嗜酒放达闻名。
  2. 东汉七贤
    指袁秘、封观、陈端、范仲礼、刘伟德、丁子嗣、张仲然七人。他们因抗击黄巾军时舍身护主,被朝廷追封为“七贤”。


二、佛教中的“七贤”

佛教将修行阶次或贤人群体称为“七贤”,分为两类:


三、泛指七位贤人

“七贤”也可泛称七位才德出众者。例如,唐代诗人常以“七贤”代指隐逸高士群体。


“七贤”的核心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最著名的“竹林七贤”代表了魏晋时期文人的精神追求,而佛教术语中的“七贤”则与修行阶次相关。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人物或宗教内涵,可参考《晋书》《后汉书》及佛教经典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七贤》的意思

《七贤》是指古代中国的七位名士,他们以高尚的品德、卓越的才华和深刻的思想哲理而闻名于世。这七位贤人分别是:荀子、孟子、孔子、庄子、老子、韩非子和墨子。他们被后人尊称为七贤,代表了古代中国圣贤思想的典范。

《七贤》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七贤》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拆分的部首和笔画分别如下:

《七贤》的来源

《七贤》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三国演义》这本著名的历史小说中。小说中将荀彧、荀攸、周瑜、程普、刘备、关羽、张飞列为七贤,并描述了他们聪明智慧、足智多谋的形象。

《七贤》的繁体字

《七贤》这个词的繁体字为「七賢」。

古时候《七贤》的汉字写法

在古代写作中,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七贤》之中的字在古代常采用其他写法,如:

《七贤》的例句

下面是一个使用《七贤》这个词的例句:

古代中国儒家学派非常崇拜《七贤》,他们的思想和教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组词

与《七贤》相关的组词有:

近义词和反义词

与《七贤》相关的近义词有「七圣」,反义词可以是「愚者」。

别人正在浏览...

边音伯主超类絶伦黜妇促杵丹蕖鞮汗洞察妒痴坊店燔刑风速器分节辅嗣釜灶腐竹肐膊鬼瞰翰薮漶漫弧度灰蜨健浪詃略戒惩季路一言酒罋俱揔夸视赖得徕徊嫪连廪库磷磷隆窑卖公营私厖蒙末陋奈良难以置信疟患骈拇掐把七断八续尚方仗十二枝石友束身自好思士诵训随珠和璧特技摄影铁炭托门子徒卒顽焰芜濊小许公奚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