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历史名城。人口327万(1986年)。公元710-784年为首都,名平城京。城市建筑式样和布局仿照中国唐都长安。唐招提寺由唐代高僧鉴真创建。有许多历史古迹和文物。1950年被定为国际文化都市。
奈良是日本重要的历史地名和文化符号,具体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词义 • 地名属性:既是日本奈良县(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也是该县首府奈良市的名称。 • 姓氏来源:在日本作为姓氏使用,但相对少见。
二、历史地位 公元710-784年间作为日本首都(平城京),城市规划仿照中国唐代长安城布局,现存唐招提寺等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195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国际文化都市。
三、地理特征 位于本州岛纪伊半岛中部,面积约3,691平方公里,77%为山地森林,人口集中在北部盆地。气候温和,年均温约15℃,年降雨量1200-1300毫米。
四、文化象征 作为日本古代「大和国」的核心区域,奈良县保存着东大寺、春日大社等1500余处历史建筑,拥有8处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日本人的精神故乡」。
该词在现代主要作为地理名称使用,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使其成为研究日本古代史和东亚文化交流的重要研究对象。
奈良(nài lā)是一个汉字词语,由“大”和“邑”两个部分组成。
奈字的部首是大字旁(大),总共有8个笔画。
邑字的部首是阝,总共有5个笔画。
奈良源自于日本地名“奈良”,奈良位于日本近畿地区,是古代日本的首都之一。
奈良这个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奈良」。
在古时候,奈字的写法为「柰」。而邑字的写法与现代相同。
1. 我们计划下周去奈良旅游。
2. 奈良的景色非常美丽,吸引了很多游客。
奈伊(nài yī)、奈何(nài hé)、奈瑟(nài sè)
邑、镇、城
野、乡、村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