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灶的意思、釜灶的详细解释
釜灶的解释
锅灶。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五》:“驊騮騄驥,天下之骏马也,使之与貍鼬试於釜灶之间,其疾未必能过貍鼬也。” 唐 曹唐 《赠南岳冯处士》诗之二:“夜阑著灰封釜灶,自忝文武养丹砂。”
词语分解
- 釜的解释 釜 ǔ 古代的一种锅:釜底抽薪。破釜沉舟。 中国春秋战国时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标准不一。 笔画数:; 部首:金; 笔顺编号:
- 灶的解释 灶 (竈) à 用砖石砌成的生火做饭的设备:锅灶。炉灶。灶突(灶上的烟筒)。 指“灶君”(中国民间在锅灶附近供的神):祭灶。 笔画数:; 部首:火;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釜灶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感的复合词,由“釜”和“灶”两个单字组成,指代古代烹饪食物的核心器具组合,即锅和炉灶。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详细解析:
-
字义分解与核心含义
- 釜 (fǔ): 本义指古代的一种炊具,即无脚的锅。通常为圆底或半球形,或有双耳,多用陶或金属制成,用于煮饭、烧水、烹煮食物。它是直接盛放食物进行加热的容器。《说文解字》释:“釜,鍑也。” 意指釜就是锅类器具。
- 灶 (zào): 本义指用砖石等砌成、用于生火烹饪的设备,即炉灶。它是提供热源、支撑或放置釜(锅)进行加热的基座设施。《说文解字》释:“灶,炊灶也。” 明确其作为炊煮之用的功能。
- 组合义: “釜灶”合称,即指用于烹饪的整套设备——锅和灶台,是古代乃至现代传统厨房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炊事用具组合,代表生火做饭这一基本生活行为。
-
历史演变与文化内涵
- “釜灶”作为基本炊具,其形态和材质随时代发展而变化(如从陶釜到铁釜,从地灶到砖灶),但其作为“烹饪”的核心象征意义贯穿始终。
- 在古代文献中,“釜灶”常与家庭生活、烟火气息紧密相连。例如,“另起炉灶”这个成语就源于此,比喻重新开始或另立门户,其字面意思就是重新安置锅灶。
- 它也是古代社会基层管理(如户籍统计中的“户”有时会以“釜灶”为标志)和民生疾苦(如“甑尘釜鱼”形容断炊贫困)的见证物。
-
现代使用与延伸
- 在现代汉语中,“釜灶”一词本身已不常用作日常口语,更多出现在书面语、历史叙述、考古发现描述或成语典故中(如著名的“破釜沉舟”中的“釜”即指锅)。
- 其核心概念被更现代的词汇如“锅灶”、“炉灶”所替代,但“釜”字仍保留在“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等成语里,“灶”字则广泛使用于“煤气灶”、“电磁灶”等词中。
- 在考古学和历史研究中,“釜灶”遗迹或出土文物是研究古代社会生活、饮食文化和技术水平的重要实物证据。
权威参考来源:
- 字义解析主要依据汉语文字学经典《说文解字》(许慎 著)。
- 词义解释及文化内涵参考了权威辞书《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 历史演变与考古应用知识参考了《中国考古学》相关论著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成果。
网络扩展解释
“釜灶”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可从字面和比喻两个层面理解:
一、基本解释
字面含义:指“锅灶”,即古代炊事用具的组合。其中“釜”是类似锅的容器,用于煮食;“灶”是生火做饭的设备。
二、详细解析
-
字面用法
古代文献中多指具体的厨房设施,例如:
- 汉·刘向《新序·杂事五》提到“驊騮騄驥试於釜灶之间”,比喻骏马在狭小空间难以施展。
- 唐代曹唐的诗句“夜阑著灰封釜灶”,描述炼丹时封存锅灶的场景。
-
比喻含义
在特定语境下,可引申为夫妻和睦、家庭和谐的象征。这一用法源于古代家庭中夫妻共同操持炊事的场景,强调协作与亲密关系。
三、使用场景
- 客观描述:用于古籍或文学作品中指代厨房设施。
- 比喻表达:现代较少使用其比喻义,若需表达家庭和谐,更常用“琴瑟和鸣”等成语。
四、相关扩展
- 单字释义:
- 釜:古代炊具,如“破釜沉舟”中的“釜”。
- 灶:生火设备,亦指灶神(如“祭灶”)。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例句或文化背景,可参考《新序》《赠南岳冯处士》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八脉瀑练本里别辞别目差分创钜痛仍打躬店主东鞮对属敦默寡言多次飞薄丰饶浮移隔断广益故程顾拂黑洋皇军交匝家至人说劫牢浄荡荡金徽矜峻赆私久旱逢甘雨九劫讥责军徽贶别坤隅老扈敛版俐齿伶牙陵越燐火厉爽流遁啰唆落汤鸡梅花书院明声命意牛衣谱注潜入清族税俗俗文学滔腾踏容娘同榜违执缊着无为法现疾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