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肐膊的意思、肐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肐膊的解释

胳膊。肩膀以下手腕以上的部分。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三折:“割捨的揎肐膊,拽衫袖,到公庭。”《水浒传》第三回:“两个挽了肐膊,出得茶坊来。”《红楼梦》第二八回:“ 寳玉 在旁边看着雪白的肐膊,不觉动了羡慕之心。”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肐膊”为“胳膊”的异体写法,指人体上肢部位。《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明确指出“胳膊”是规范词形,指“从肩到手腕的部分”,包含上臂、前臂和手部关节。该词由“肐(胳)”与“膊”组合而成,“肐”字在《汉语大字典》中标注为“同‘胳’”,特指腋下部位,“膊”则指肩膀至肘部的肢体段。

从汉字构形角度分析,“肐”字从“月(肉)”部,印证其与人体组织的关联;“膊”字甲骨文象形为手持器械劳作之态,引申为承担力量的肢体部位。据《汉字源流字典》考证,二字组合完整呈现人体上肢的功能结构:肐承担连接作用,膊发挥支撑功能。

现代汉语使用中,“胳膊”作为规范词形被《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确认,常见于“胳膊拧不过大腿”等谚语,比喻力量对比悬殊。医学解剖学依据《人体解剖学名词》将胳膊细分为肱骨、桡骨、尺骨等骨骼结构,佐证该词汇的科学性。

网络扩展解释

“肐膊”是汉语中一个传统词汇,主要用于描述人体上肢的一部分,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词义

“肐膊”指人体肩膀以下、手腕以上的部分,即现代汉语中的“胳膊”(异形词关系)。这一解释在多个文献中一致出现,如《汉语大词典》和《重编国语辞典》。

二、发音与书写

三、文学与历史用例

  1. 元杂剧:元·无名氏《杀狗劝夫》提到“揎肐膊”,指挽起衣袖的动作。
  2. 明清小说:
    • 《水浒传》第三回描述两人“挽了肐膊”离开茶坊。
    •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提到宝玉见“雪白肐膊”心生羡慕。
  3. 近代作品:《文明小史》第七回用“架肐膊”描写挟持动作。

四、相关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水浒传》《红楼梦》等原著。

别人正在浏览...

比例因子碧藓勏劶常月衩衣传卮淙淙大祸临头单虚德才兼备玷捶多多许渎污发徵抚局父族干顾高人雅士歌子公田冠雀贵业过腔懽娱花蹊监趣金刚眼睛九重锁眷齿慨息抗击考评醪膳类乎乐境俚笃龙奋律切律人马昭鸣将明刑不戮女鸟滂洋剖分窃命沙麓生处盛装泰尊贪财好色踏绳跳灶王通目土围忘八蛋舞狮纤毛纤玅信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