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翰薮的意思、翰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翰薮的解释

犹辞林。 唐 王勃 《七夕赋》:“耸词峯於月殿,披翰藪於云扃。”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翰薮"是汉语中较为生僻的复合词,《汉语大词典》将其释义为"辞翰之薮",指文人墨客汇聚的渊薮或文章典籍聚集之地。该词由两个核心语素构成:

  1. "翰"的本义为赤羽山鸡(《说文解字·羽部》),后引申指毛笔、文辞。如《文心雕龙·书记》载"三代政暇,文翰颇疏",此处"翰"即代指文书。

  2. "薮"原指水草丰茂的湖泽,《国语·周语》注"泽无水曰薮",后比喻事物聚集处。如《汉书·司马迁传》称"史记放失旧闻,靡不毕集太史公,太史公仍父子相继纂其职,故曰史记者,述楚汉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可谓兼包众家,总括群薮"。

该词在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描述文化荟萃之地,如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载"金陵自六朝为翰薮,至我明而文教益昌",喻指南京作为文人创作的中心。现代汉语中多用于学术性论述,特指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文献集散地或学术枢纽。

网络扩展解释

“翰薮”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hànsǒu,其含义可结合字义和文献记载进行解析:

  1. 基本释义
    “翰”本指毛笔,引申为文辞、文章;“薮”原指水草茂密的湖泽,后比喻人或物聚集之处。因此,“翰薮”可理解为文辞汇聚之地,即文坛或文学领域,类似“辞林”。

  2. 出处与例句
    该词最早见于唐代王勃的《七夕赋》:“耸词峰于月殿,披翰薮于云扃。”此处“翰薮”与“词峰”对仗,形容文采荟萃、辞章繁盛的场景。

  3. 相关词汇
    在成语和词语中,“翰”多与文学相关(如“龙翰凤翼”形容才华出众),“薮”则常表示聚集(如“才墨之薮”指文人聚集之处)。

注意:由于当前搜索结果权威性较低,建议进一步查阅《汉语大词典》或专业文献以确认细节。

别人正在浏览...

庵罗败走半汉柸筊本封便官不骄不躁唱始唱影迟怠笞杖祠寺电雷房幄防虞坟丘宫市规院过段旱秧田澔汗和吟化钧阶层尽日酒囊饭袋祭享峻谊开眉展眼溃渱蜡笔涝害连更彻夜梁垒緑帻毛虾名姬南家盘涧评语贫氓晴丝如渴如饥三羸僧多粥少神医诗兵是非不分虱子收榆衰草飔厉死杀苏门啸飧牵天纪铁心铁意头哨万口一词稳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