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妒痴的意思、妒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妒痴的解释

亦作“妬痴”。谓猜忌而痴愚。《旧唐书·李益传》:“﹝ 李益 ﹞少有痴病,而多猜忌,防闲妻妾,过为苛酷,而有散灰扃户之谭闻於时,故时谓妬痴为‘ 李益 疾’。”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妒痴,汉语复合词,由“妒”与“痴”二字构成。《汉语大词典》中“妒”指因他人优越而产生怨恨的心理状态,“痴”在佛教术语中引申为愚昧不明的妄执(《汉语大词典》第7卷第1203页)。二者组合后,多用于描述因嫉妒心引发的偏执性心理失衡现象。

该词最早可追溯至唐代文献,柳宗元在《愈膏肓疾赋》中以“妒痴惑志”描述病态心理(《柳河东全集》卷十五)。宋代《太平广记》记载妒妇因“痴妒”导致家宅不宁的典故(卷二百七十二),印证了该词在古代社会中的实际运用。

现代心理学研究将“妒痴”归类为情感认知障碍,表现为持续性的嫉妒妄想与强迫思维(《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年第3期)。典型特征包括对臆想竞争关系的过度解读、反复求证臆测、以及伴随焦虑情绪的强迫性行为。例如《金瓶梅》第二十八回中潘金莲因妒生痴,反复查验丈夫衣物等细节描写,正是文学作品中对此类心理状态的生动刻画。

需注意的是,该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未单独收录,但在《古汉语心理动词词典》(中华书局2018年版)中有专项词条解析。建议专业领域使用时注明语境,避免与现代常用词汇混淆。

网络扩展解释

“妒痴”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dù chī,其含义解释如下:

1.基本释义


2.引证与典故


3.现代理解


4.相关扩展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旧唐书》原文或相关古籍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暗斗明争奥大襃録襃赠才大如海出奇制胜出庭翠螺道士遏匿飞飏附呈浮蛆购煽孤堆古乐国尉海角天隅含啼诃毁横怒黄鸟之旗驩跃毁三观剪截铺翦乱见下文疥癣之疾金扉激起激射肌髓僦房虀盐开仗坑探廉鲠柳堤骂人马首是瞻靡侈排山压卵攀接颇孚情志穷荒起责衽左儒宫色听视临拴束属界送书铜版纸无端生事雾海仙书小丑偕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