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卒的意思、徒卒的详细解释
徒卒的解释
步兵。泛指兵卒。《左传·哀公十一年》:“ 冉有 以 武城 人三百为己徒卒。”《列子·汤问》:“肆咤则徒卒百万,视撝则诸侯从命。”《三国志·魏志·赵俨传》:“今贼围素固,水潦犹盛。我徒卒单少,而 仁 隔絶不得同力,此举适所以弊内外耳。”
词语分解
- 徒的解释 徒 ú 步行:徒步。徒涉。 空:徒手。 白白地:徒然。徒劳无益。 只;仅仅:家徒四壁。 从事学习的人:徒弟。徒工。学徒。师徒。 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信徒。教徒。党徒。 人(多指坏人):匪徒。暴
- 卒的解释 卒 ú 兵:士卒。小卒。兵卒。 旧称差役:走卒。 死亡:病卒。生卒年月。 完毕,终了:卒岁(度过一年)。卒业(毕业)。 终于:卒胜敌军。 兵殁亡生 卒 ù ㄘㄨˋ 同“猝”。 兵殁亡生 笔画数:
网络扩展解释
“徒卒”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 读音:tú zú(注音:ㄊㄨˊ ㄗㄨˊ)
- 释义:指步兵或泛指普通兵卒,常用于描述古代军队中的基层士兵。
二、文献出处
- 《左传·哀公十一年》:“冉有以武城人三百为己徒卒。”
意为冉有带领三百名武城人作为自己的步兵。
- 《列子·汤问》:“肆咤则徒卒百万,视撝则诸侯从命。”
形容军队规模庞大,士兵听从指挥。
- 《三国志·魏志·赵俨传》提到“徒卒单少”,强调兵力薄弱。
三、使用场景
- 多用于历史文献或军事讨论,特指未配备战车、战马等装备的步兵群体。
- 与现代“士兵”“兵卒”等词含义相近,但更强调“徒步作战”的属性。
四、近义词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军事制度或相关词汇的文献例证,可参考《左传》《三国志》等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徒卒
徒卒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没有固定职业的人。其部首为⻍(从⼥女部,意为女子)和⻋(从⾃自部,意为车),共有8划。
来源
《徒卒》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人间世》篇中:“人世之事,终不能舍于徒卒。”意为人们无法逃脱一些没有固定职业的事情。
繁体
徒卒的繁体字为「徒卒」。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的字形中,「徒卒」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但整体结构相似,依然包含了⻍和⻋。
例句
1. 在电子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变成了徒卒,不再有一个稳定的职业。
2. 过去社会地位较低的人常被称为徒卒,没有一个明确的职业地位。
组词
1. 徒步:步行的意思。
2. 徒劳:无益的劳动。
3. 卒业:毕业。
近义词
无业、失业。
反义词
有业、有职业。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