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徒卒的意思、徒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徒卒的解释

步兵。泛指兵卒。《左传·哀公十一年》:“ 冉有 以 武城 人三百为己徒卒。”《列子·汤问》:“肆咤则徒卒百万,视撝则诸侯从命。”《三国志·魏志·赵俨传》:“今贼围素固,水潦犹盛。我徒卒单少,而 仁 隔絶不得同力,此举适所以弊内外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徒卒是汉语历史词汇中表示"步兵"或"普通士兵"的复合名词,其词义构成与古代军事制度密切相关。据《汉语大词典》记载,该词由"徒"与"卒"两个单字复合而成:"徒"特指无车马代步的步行者,"卒"则指代基层士兵群体,《说文解字》释"卒"为"隶人给事者"即服役的底层人员。

在军事语境中,徒卒特指古代战车兵制下的徒步作战单位。《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楚子为乘广三十乘,分为左右...使养由基蹲甲而射之,彻七札焉。以示王徒卒",此处徒卒即指楚庄王直属的步兵部队。这类士兵通常配备短兵器,在车战时代承担护卫战车、近身格斗等任务,与"甲士"等重装部队形成等级区分。

该词在词义演变中逐渐产生泛化用法。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指出,随着军事制度变革,"徒"的概念从"步行者"扩展为"基层兵员",与"卒"形成同义复合关系。近现代汉语中,该词多保留在历史文献及军事史研究领域,日常口语已鲜少使用。

需特别说明的是,"徒卒"与"士卒""步卒"等近义词存在细微差异:《汉语大词典》将"士卒"定义为军官与士兵的统称,而"步卒"则侧重描述兵种属性。这种词义差别反映了古代军队等级制度的语言投射。

网络扩展解释

“徒卒”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二、文献出处

  1. 《左传·哀公十一年》:“冉有以武城人三百为己徒卒。”
    意为冉有带领三百名武城人作为自己的步兵。
  2. 《列子·汤问》:“肆咤则徒卒百万,视撝则诸侯从命。”
    形容军队规模庞大,士兵听从指挥。
  3. 《三国志·魏志·赵俨传》提到“徒卒单少”,强调兵力薄弱。

三、使用场景

四、近义词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军事制度或相关词汇的文献例证,可参考《左传》《三国志》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把场白内障白庭砂柏乌包谷采芹层陛长龄触目如故待放达罗毗荼人掂度栋甍对焦幡繖翻苏符袋浮没钢镚根菜壶酒好客合环洪奥恚疾兼彩疆疆溅沫脚给鹪鹩心矜容慷惋恳挚跨虚魁雄两大旅泊梅花墅魔芋嫩蕊捻捻转千金之子轻垢祈年殿悛移散曹三教实验守狗首议竦戎宿醉统观歪剌货微服私行温州杂剧无瑕县符相悬小才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