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天均的意思、天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天均的解释

见“ 天钧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天均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哲学意蕴的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1. 自然均平之理;万物天然的平衡性

    这是其最核心的含义,源于道家哲学思想,特别是《庄子》。它指宇宙自然本身所蕴含的均衡、齐同的法则或状态,强调万物在本质上并无差别,是自然造化赋予的平等性。庄子在《齐物论》中以“天均”喻指这种超越人为分别、回归自然本真的和谐境界,如“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均,是之谓两行。”意指圣人调和是非之争,让心灵安处于自然均衡的状态。这一概念深刻体现了道家“齐物”的思想精髓(参考《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版)。

  2. 指天然造就的钧器(制陶用的转轮)

    此义项较为罕见,更具比喻性。“均”在古代通“钧”,指制陶时用的转轮。庄子在《寓言》篇中写道:“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此处用“天均”比喻自然如同一个不停运转的陶钧(转轮),万物在其中循环往复、变化不息,虽形态各异却无始无终,体现了宇宙大化流行的规律(参考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2009年版)。

总结来说,“天均”的核心内涵是指宇宙自然本身所具有的均衡性、齐同性与循环变化的法则,是道家哲学中描述世界本然状态的重要概念。

网络扩展解释

“天均”是一个源自道家哲学的概念,其含义及用法可综合如下:

一、核心含义

“天均”指自然界的均平之理,强调万物在自然规律下的平衡与和谐。该词与“天钧”相通(),出自《庄子》:

二、延伸解读

  1. 哲学内涵
    道家认为“天均”是超越人为是非判断的宇宙法则,主张顺应自然而非强加干预()。如章炳麟《四惑论》提到“归敬于天钧”,即是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2. 文学化用
    唐代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自然》中“悠悠天钧”一句,将哲学概念转化为诗意表达,形容创作应如自然般浑然天成()。

  3. 其他释义
    部分文献提出“天均”可指极北之地、比喻心境或神话中的天界音乐,但这些解释较少见且缺乏权威佐证()。

三、现代应用

作为人名时,“天”象征广阔、自然,“均”寓意公平、均衡,组合后寄托对包容性与平衡性的期许()。


提示:若需深入探究《庄子》原文或诗词引用,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碧霄路不自喜唱喁超迁酬生日刍粮淡烟大前年电流表第主房钱富子工尺公葬怪厉剐刻鹳鹅龟屋蜾匾鼓乐喧天海垂酣态何曾后罩房绛雪降佑脚船痎痁静景惊心惨目金舆劳结明戒孽鸟片鳞只甲偏琐披冻潜存愆缧俏醋轻艓器制泉原润滋滋生物圈石交实习生首难束躬殊伟私学堂碎乳贪多嚼不烂讨搜踏摇娘庭閤头盔纬地经天蜗战仙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