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斯洛伐克的意思、斯洛伐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斯洛伐克的解释

中欧内陆国。面积49万平方千米。人口53584万(1995年)。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大部分为山地。多瑙河流经南部边境。温带大陆性气候。工业中重工业比重大。农业在经济中占较重要地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斯洛伐克(Slovenská republika)是欧洲中部的一个主权国家,其名称在汉语词典及地理术语中具有以下核心释义:


一、词源与基本释义

  1. 名称构成

    “斯洛伐克”是音译词,源自该国自称“Slovensko”(斯拉夫语词根“Slov-”意为“语言”或“斯拉夫人”)。汉语中“斯”为文言助词,“洛伐克”为音译主体,整体指代该国及其民族。

  2. 词典定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及地理名词规范,“斯洛伐克”指:

    中欧内陆国,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官方语言为斯洛伐克语。1993年1月1日与捷克和平分离,成为独立国家。


二、扩展释义与权威背景

  1. 地理与政治属性

    • 位置:位于多瑙河流域,毗邻捷克、奥地利、匈牙利、波兰、乌克兰。
    • 政体:议会共和制国家,欧盟、北约、申根区成员国。
    • 民族:主体民族为斯洛伐克族(占人口83%),少数民族包括匈牙利族、罗姆人等。
  2. 历史沿革

    公元9世纪属大摩拉维亚公国,后受匈牙利统治近千年。1918年与捷克组成捷克斯洛伐克,1993年通过“天鹅绒分离”实现和平独立。

  3. 文化特征

    • 语言:斯洛伐克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使用拉丁字母。
    • 象征:国徽为双十字徽章,源于9世纪拜占庭传统;国歌《塔特拉山上的风暴》。

三、权威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国别简明辞典》

    定义斯洛伐克为“中欧新兴民主国家,以机械制造、汽车工业为经济支柱”。

  2. 教育部《外国地名译名规范》

    确认“斯洛伐克”为标准译名,源自英语“Slovakia”及斯拉夫语族语言。

  3. 中国外交部官网国别概况

    收录其政治制度、外交关系及双边合作进展。


“斯洛伐克”在汉语中既指代特定地理政治实体,亦承载斯拉夫民族文化身份。其释义融合音译规则、历史变迁及国际法主体属性,符合词典学规范与地名词典编撰标准。

网络扩展解释

“斯洛伐克”一词在不同语境下主要有以下含义:

一、国家定义与地理位置

斯洛伐克全称斯洛伐克共和国(Slovenská republika),是欧洲中部内陆国,面积约4.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45万。其首都和最大城市为布拉迪斯拉发,地理位置特殊,与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波兰、乌克兰五国接壤,是世界上少数与多国相邻的首都之一。

二、历史背景

斯洛伐克曾与捷克共同组成捷克斯洛伐克,1918年脱离奥匈帝国独立,1960年加入社会主义阵营,1993年通过“天鹅绒分离”和平解体为两个独立国家。这一历史背景使其兼具社会主义遗产与资本主义发展特征。

三、民族构成

斯洛伐克族是主体民族,占总人口80%以上,其余为匈牙利族、罗姆族等少数民族。语言以斯洛伐克语为主,多数人信仰天主教。

四、经济与社会

作为发达国家(2006年进入该行列),斯洛伐克人均GDP约2.19万美元,以汽车制造(如斯柯达)、电子等工业为支柱。社会福利体系完善,提供免费医疗、教育和长期带薪育儿假。

五、文化与旅游

斯洛伐克以城堡文化闻名,拥有1200多座城堡遗迹,如欧洲最大的中世纪城堡斯皮思城堡。自然景观方面,喀尔巴阡山脉和文石洞等吸引徒步与探险爱好者。


以上信息综合自多个权威来源,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相关网页。

别人正在浏览...

班氏庐薄寒中人卑虒标题炳煌布达褫革饬躬淳钧怛怛丢生第一代电子计算机乏窘放软顽蜂攒蚁聚狗年固实河伯鹤籞黄屋非心假典浃日荩言涓滴不遗夸大匮缺略迹原情链子陵风马刍没下稍没张没致谬托知己鸟夷拗拢派发菩提树愆期签字顷刻之间亲体穷巷起气散逛骚达子上宫上海诗燕送落睟面盎背条诘枉诬文墨职文痞仙岛弦辉宪役销夏湾斜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