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五香的意思、五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五香的解释

(1).木名。即青木香。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木香》﹝释名﹞引 唐 王悬河 《三洞珠囊》:“五香者,即青木香也。一株五根,一茎五枝,一枝五叶,叶间五节,故名五香,烧之能上彻九天也。”

(2).指茴香、花椒、大料、桂皮、丁香等五种调味香料。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小东门街食肆,多糊炒田鷄……五香野鸭、鷄鸭杂、火腿片之属。”如:五香豆、五香豆腐干。

(3).指都梁、郁金、丘隆、附子、安息五种香料。阴历四月八日 释迦 诞辰用以溶水浴佛。 唐 韩鄂 《岁华纪丽·四月八日》:“八字之佛爰来,五香之水乃浴。”原注:“《高僧传》:靡歌利头四月八日浴佛,以都梁香为青色水,鬱金香为赤色水,丘隆香为白色水,附子香为黄色水,安息香为黑色水,以灌佛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五香是汉语中特指烹饪领域的一组复合香料组合,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三个层面:

  1. 基本释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五香指“由花椒、八角、桂皮、丁香、小茴香五种香料研磨成的粉末”,常用于肉类、豆制品等食物的卤制或腌制,具有去腥增香的作用。部分方言区会依据地域饮食特色调整配方,例如川菜中可能添加山柰,闽南地区则常用甘草替代小茴香。

  2. 历史语义演变

    《汉语大词典》考证,“五香”一词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齐民要术》,原指“青木香、沉香、丁香、麝香、乳香”五种名贵香料,后随着唐宋时期香料贸易的繁荣,逐渐演变为平民化调味料的代称。明代《本草纲目》进一步将五香与中药材结合,强调其“理气和中”的药食同源价值。

  3. 应用场景扩展

    现代语境中,“五香”已突破具体香料种类的限制,形成风味类型的代名词。例如“五香豆腐干”“五香茶叶蛋”等食品名称,均以“咸鲜回甘、香气复合”为共性特征。民俗典籍《中华饮食风俗志》记载,江浙地区立夏节气烹制“五香饭”,更赋予其“驱邪避秽”的文化寓意。

网络扩展解释

“五香”是中式烹饪中常用的复合香料组合,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详细解释:

一、基本构成

五香通常指八角、桂皮、丁香、花椒、茴香子(小茴香)五种香料的混合。各香料特点如下:

二、历史起源

五香最早记载于明代《食物本草》,最初以草药为主,后逐渐演变为固定香料组合。其名称源于“五味调和”的中式饮食哲学,而非严格限定五种成分。

三、实际应用

五香粉广泛用于卤味、炖煮、烧烤等烹饪方式,如五香牛肉、五香豆腐等。使用时需注意:

  1. 肉类腌制或卤制时直接添加;
  2. 炒菜、炖汤中少量提鲜(建议2-5克);
  3. 部分地域会加入肉豆蔻、山奈等变种配方。

四、其他含义

佛教文化中,“五香”指浴佛节使用的五种香料(都梁、郁金等),与调味香料无关。需根据语境区分。


提示:不同地区可能存在配方差异,如北方部分地区用“大料”代指八角,实际使用时可灵活调整。

别人正在浏览...

杯衔褊薄敝政不度不饶丛蔚搭罗丹山鸟胆战心寒豆腐独木难支風錘風起水湧佛爷服驯刚柔相济高鹗高宗刻象工业气压裹乱含覆互训葭管今本继踵而至看低蛮干毛烘烘马王爷马苋媚承梅花障糢糊奈之何破産曲巴区区此心曲衷衽席之嫌如渴如饥搔把省阅首铤祀场私觌官四要遂能太卜潼关讬幽外流河晩娘危臬蔚为大观五号现报先发制人谢步斜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