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翦绺的意思、翦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翦绺的解释

亦作“ 翦柳 ”。剪破他人衣衫,掏取财物,即扒窃。 元 岳伯川 《铁拐李》第一折:“这老子倒乖,哄的我低头自取,你却叫有翦綹的,倒着你的道儿。”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二折:“由你写!或是跳墙驀圈,翦柳搠包儿,做上马强盗,白昼抢夺,或是认道士,认和尚,养汉子,你则管写不妨事。” 明 吾丘瑞 《运甓记·纫衣被贼》:“撇白翦綹,当做顽皮;走脊飞簷,视同儿戏。” 清 冯桂芬 《与李方赤太守书》:“ 北寺 一带,夙为丐藪,翦綹、挖包、抢帽之事,日不絶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翦绺”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多用于古代文献,指代以剪割他人随身财物(如钱袋、衣带)为手段的盗窃行为,即现代所称的“扒手”或“小偷”。该词由“翦”和“绺”二字复合而成:“翦”本义为剪断,《说文解字》释为“齐断也”;“绺”则指丝线或发束的成缕状态,后引申为系物的带子,如《红楼梦》中“金螭璎珞五色绺”即用此义。二者结合后,“翦绺”特指剪断他人系带以窃取财物的行为。

历史文献中,“翦绺”常见于明清律令与市井记载。例如《明律·刑律》规定“凡翦绺者,杖一百,刺字”,清代《歧路灯》亦有“翦绺小贼,专趁人潮作案”的描述。现代汉语中,该词因口语化表达(如“扒手”“三只手”)的普及而逐渐少见,但仍被《汉语大词典》收录为书面用语。

来源参考: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https://www.cp.com.cn/book/9c4d8f0e/
  2. 《辞源》修订本
  3. 《明会典》法律出版社
  4. 汉典“翦”字释义(http://www.zdic.net/z/1e/js/7FE6.htm

网络扩展解释

“翦绺”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需结合不同来源综合辨析:

一、基本解释

  1. 字面含义
    由“翦”(剪切)和“绺”(丝线或头发的束状物)组成,字面指剪断丝线或发束。

  2. 引申含义
    根据权威来源(如汉典),“翦绺”指剪破他人衣衫以窃取财物,即扒窃行为。例如元代戏曲《铁拐李》中提到的“翦绺的”即指扒手。

二、用法与文献例证

三、易混淆的释义辨析

部分非权威来源(如、2)提到“剪去头发尾巴,比喻破除陋习”,但此解释缺乏文献支持,可能与“翦除”“断尾求生”等成语混淆。正确含义应以扒窃为主。

四、总结

建议参考权威词典(如汉典)或古籍用例以确认具体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白驹过隙白镴编译程序鼻凹糖尘劳宠答愁色愁忧锤骨春色满园础泣而雨赐玦奋发踔厉风简風沙根际官贾寒突喝駡霍将军火焰山蹇废佳倩觭介禁户积时峻秀开瀹慷忾考案蒯缑块鞠牢饭碗戮力一心闽江餪女弃笔从戎清角饶利如许塞角上浑仪上邪殇夭事人水景谈瀛惕励歪点子外祖母旺健亡徒未果卫生间位序温度表无款罅洞相挹新定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