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令的意思、韓令的詳細解釋
韓令的解釋
指 唐 韓愈 。 愈 曾因上疏極論宮市之弊,貶為 陽山 (今 廣東 陽山 )令,故稱。 唐 羅隱 《牡丹花》詩:“可憐 韓 令功成後,辜負穠華過一身。”按,相傳 愈 之侄 湘 曾以染色牡丹點化 愈 ,未果。 羅隱 詩即用其事。參見“ 韓湘子 ”。
詞語分解
- 韓的解釋 韓 (韓) á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中部、山西省東南部。 指“韓國”(位于亞洲朝鮮半島南部)。 姓。 筆畫數:; 部首:韋; 筆順編號:
- 令的解釋 令 í 〔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臨猗縣一帶;b.複姓。 令 ǐ 量詞,印刷用的原張平版紙五百張為一令。 令 ì 上級對下級的指示:命令。法令。朝(乷 )令夕改。 古代官名:縣令。令尹。尚書令
專業解析
韓令,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均源自曆史典故:
1. 指唐代中書令韓弘及其禁令典故
- 基本釋義: 特指唐憲宗時期的中書令(宰相)韓弘。據史料記載,韓弘在長安任職期間,曾下令禁止私家種植牡丹花。
- 典故詳解: 此典出自唐代李肇《唐國史補》:“京城貴遊,尚牡丹三十餘年矣。每春暮,車馬若狂,以不耽玩為恥。… 元和末,韓令始至長安,居第有之,遽命斫去。曰:‘吾豈效兒女子耶?’” 韓弘出身行伍,性格剛硬,認為賞玩牡丹是兒女情長之事,有損威嚴,故下令将自己府邸中的牡丹砍去。此禁令雖主要針對其私邸,但因其位高權重,此事件成為當時轟動一時的轶事,并被後世文人反複引用。
- 文學意象: 在詩詞中,“韓令”常與牡丹并提,象征權勢人物對風雅之事的排斥或強權幹預自然情趣。例如,常用來反襯牡丹的豔麗難抑(如“任是無人也自香,何須韓令強摧傷”的意境),或借指剛愎、不解風情的當權者。
- 引用來源: 李肇《唐國史補》卷中
2. 指晉代韓壽及其“偷香”典故(常與“韓壽”或“韓香”并用)
- 基本釋義: 指晉代權臣賈充的屬吏韓壽。
- 典故詳解: 此典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惑溺》。韓壽貌美,被賈充之女賈午愛慕。賈午通過婢女暗中與韓壽私通,并将其父珍藏的西域奇香贈予韓壽。此香一旦沾染,香氣經月不散。賈充察覺後,最終将女兒嫁給了韓壽。故此典也稱“韓壽偷香”或“偷香”。
- 文學意象: “韓令”(在此語境下實指韓壽)成為美男子、風流情事的代名詞,尤其指涉男女私情或偷情。“韓令香”則直接指代異香或男女定情之物。
- 引用來源: 劉義慶《世說新語·惑溺》
現代使用提示:
在現代漢語中,“韓令”一詞已非常用詞彙,主要出現在引用古典詩詞、研究古代文學或曆史典故的語境中。理解其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區分是指唐代韓弘的禁令轶事,還是指晉代韓壽的風流韻事。前者側重權勢與風雅的沖突,後者側重男女情愛。
網絡擴展解釋
“韓令”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
-
指唐代文學家韓愈
因韓愈曾上書直言宮市弊端,被貶為陽山(今廣東陽山縣)縣令,故後人以“韓令”代稱他。唐代詩人羅隱在《牡丹花》中寫道:“可憐韓令功成後,辜負秾華過一身”,即引用了這一典故。
-
成語“韓令”的引申義(較少見)
由“韓非子”與“令”組合而成,形容人言行莊重嚴肅,遵循法度。此解釋可能與韓非子的法家思想相關,強調行為規範,但需注意與韓愈的别稱區分。
建議:在文學或曆史語境中,“韓令”多指韓愈;若涉及成語用法,需結合上下文判斷。更多細節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暴事泊秦淮不揣步挽車蟬飲辭受此中三昧疊縠頂尖東洋車二米二神煩缪蚡緼脯羹亘代櫃吏規切寒柯灏茫黑古隆咚橫録花菜畫學會逮教示荊凡京廣線胫然京魚積着老虎頭上撲蒼蠅遼天老鶴靈武美我挐兵南洋嫩草盤腸捧土前情青籸飯親嫌全夥趨媚人多勢衆商較十漿五饋蓍舊手啟順權蘇州彈詞條柯同心合膽頹折缊藉無生之學武裝力量廂兵息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