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冬天樹木或樹幹。 晉 陶潛 《飲酒》詩之八:“提壺撫寒柯,遠望時復為。”《初學記》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冬曰玄英……木曰寒木、寒柯、素木、寒條。”
“寒柯”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維度解析:
寒柯的字面意思指冬季的樹枝或樹幹,特指寒冷季節中樹葉凋零後的蕭瑟枝幹。這一意象常與自然界的衰敗、孤寂感相關聯,如晉代陶淵明《飲酒》詩中的“提壺撫寒柯”便以寒柯暗喻冬日清冷。
在文學作品中,寒柯常被用作衰敗事物或人生困境的隱喻。例如:
如需進一步探究該詞在詩詞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陶淵明《飲酒》或南朝《初學記》相關注釋。
寒柯,讀音為hán kē,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原意指冬天樹上的幹枝,也可以比喻人的寂寞冷落之感。
寒柯的部首是木(mu)。
寒字的筆畫數為11,柯字的筆畫數為9。
《寒柯》一詞最早出現在《楚辭·蔔居》之中:“逸态休休,寒柯待陽;凝睇睢眠,楚王更張。”其中,寒柯指的是寒冷的枝葉,用以形容人的孤獨和寂寞。
寒柯的繁體字為寒柯。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有許多變化,因此寒柯的寫法也有所不同。有一種古字寫法是“寒枯”,寒枯也表示寒冷的樹枝。
1. 寒柯倚砌,凝望遠方,心生蒼茫之感。
2. 冬日裡,樹上的寒柯令人感到無盡的寂寞。
1. 寒蟬柯:指冬天的寒蟬栖息的地方。
2. 柯條寒:形容寒冷的樹枝。
3. 寒柯片:寒冷的樹幹上的片狀枝條。
1. 寒葉:指在寒冷季節裡的樹葉。
2. 枯柯:指落葉的樹枝。
1. 春枝:形容春天的新鮮樹枝。
2. 綠葉:形容綠色的樹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