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令的意思、韩令的详细解释
韩令的解释
指 唐 韩愈 。 愈 曾因上疏极论宫市之弊,贬为 阳山 (今 广东 阳山 )令,故称。 唐 罗隐 《牡丹花》诗:“可怜 韩 令功成后,辜负穠华过一身。”按,相传 愈 之侄 湘 曾以染色牡丹点化 愈 ,未果。 罗隐 诗即用其事。参见“ 韩湘子 ”。
词语分解
- 韩的解释 韩 (韓) á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中部、山西省东南部。 指“韩国”(位于亚洲朝鲜半岛南部)。 姓。 笔画数:; 部首:韦; 笔顺编号:
- 令的解释 令 í 〔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 令 ǐ 量词,印刷用的原张平版纸五百张为一令。 令 ì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命令。法令。朝(乷 )令夕改。 古代官名:县令。令尹。尚书令
专业解析
韩令,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均源自历史典故:
1. 指唐代中书令韩弘及其禁令典故
- 基本释义: 特指唐宪宗时期的中书令(宰相)韩弘。据史料记载,韩弘在长安任职期间,曾下令禁止私家种植牡丹花。
- 典故详解: 此典出自唐代李肇《唐国史补》:“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餘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 元和末,韩令始至长安,居第有之,遽命斫去。曰:‘吾岂效兒女子耶?’” 韩弘出身行伍,性格刚硬,认为赏玩牡丹是儿女情长之事,有损威严,故下令将自己府邸中的牡丹砍去。此禁令虽主要针对其私邸,但因其位高权重,此事件成为当时轰动一时的轶事,并被后世文人反复引用。
- 文学意象: 在诗词中,“韩令”常与牡丹并提,象征权势人物对风雅之事的排斥或强权干预自然情趣。例如,常用来反衬牡丹的艳丽难抑(如“任是无人也自香,何须韩令强摧伤”的意境),或借指刚愎、不解风情的当权者。
- 引用来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中
2. 指晋代韩寿及其“偷香”典故(常与“韩寿”或“韩香”并用)
- 基本释义: 指晋代权臣贾充的属吏韩寿。
- 典故详解: 此典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韩寿貌美,被贾充之女贾午爱慕。贾午通过婢女暗中与韩寿私通,并将其父珍藏的西域奇香赠予韩寿。此香一旦沾染,香气经月不散。贾充察觉后,最终将女儿嫁给了韩寿。故此典也称“韩寿偷香”或“偷香”。
- 文学意象: “韩令”(在此语境下实指韩寿)成为美男子、风流情事的代名词,尤其指涉男女私情或偷情。“韩令香”则直接指代异香或男女定情之物。
- 引用来源: 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
现代使用提示:
在现代汉语中,“韩令”一词已非常用词汇,主要出现在引用古典诗词、研究古代文学或历史典故的语境中。理解其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区分是指唐代韩弘的禁令轶事,还是指晋代韩寿的风流韵事。前者侧重权势与风雅的冲突,后者侧重男女情爱。
网络扩展解释
“韩令”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需根据具体语境区分:
-
指唐代文学家韩愈
因韩愈曾上书直言宫市弊端,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县)县令,故后人以“韩令”代称他。唐代诗人罗隐在《牡丹花》中写道:“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一身”,即引用了这一典故。
-
成语“韩令”的引申义(较少见)
由“韩非子”与“令”组合而成,形容人言行庄重严肃,遵循法度。此解释可能与韩非子的法家思想相关,强调行为规范,但需注意与韩愈的别称区分。
建议:在文学或历史语境中,“韩令”多指韩愈;若涉及成语用法,需结合上下文判断。更多细节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按辔徐行巴斗杯箸毕见汊流怅悼错缬带挈黮黮鼎列负諐覆试工夫鼓石皓旰合交宏维遑宁毁罚回隐昏默家藏户有结童噤冻景初历精神衰弱局蠼亢宠顑颔匡乱反正练衣厘金局珑松免税商店鸣笛偏安清勤穷边弃平居楸槚热潮洒心珊瑚在网申释深险蹜蹜堂基贪扣谈笑有鸿儒腾誉跳舞投献婉笃亡犴亡何蓊濛无穷递缩等比数列涎利显饰枭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