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珩佩的意思、珩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珩佩的解釋

指雜佩。各種不同的佩玉。《西京雜記》卷二:“ 昭陽殿 織珠為簾,風至則鳴,如珩珮之聲。” 南朝 梁 沉約 《俊雅》詩之二:“珩珮流響,纓紱有容。”《舊唐書·後妃傳上·玄宗貞順皇後武氏》:“法度在己,靡資珩珮;躬儉化人,率先絺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珩佩”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需從構詞語素及文化背景兩方面解析:

一、構詞解析 “珩”本義指古代組玉佩中的橫玉,形似磬而小,屬禮器範疇。《說文解字·玉部》記載:“珩,佩上玉也,所以節行止”。其材質多為青玉或白玉,在周代禮制中,珩作為佩玉體系的核心組件,與璜、琚、沖牙等玉飾構成完整佩飾。

“佩”作名詞時特指系于衣帶的成套玉飾,《禮記·玉藻》載:“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宮羽”,強調佩玉的禮儀功能。組合成“珩佩”後,詞義側重指以珩為主體構成的成套佩玉。

二、文化内涵

  1. 禮制象征:據《周禮·天官·玉府》記載,珩佩規格與佩戴者身份等級嚴格對應,天子用白玉珩,諸侯用山玄玉珩,大夫用水蒼玉珩。
  2. 行為規範:鄭玄注《禮記》雲:“佩玉有沖牙,君子無故,玉不去身,行則鳴佩玉”,珩佩碰撞發出的清響用以規範君子舉止步态。
  3. 道德隱喻:《白虎通義·衣裳篇》稱“珩佩中有琚瑀,所以納忠;下有沖牙,所以示信”,将玉器組合賦予倫理象征意義。

文獻例證見于《宋史·輿服志》:“後妃之服,革帶佩绶,珩佩二朵”,證實其作為宮廷服飾制度組成部分的曆史存在。

注:引用來源依據傳統典籍,建議讀者查閱中華書局點校本《周禮注疏》(ISBN 9787101003512)及上海古籍出版社《禮記集解》(ISBN 9787532524734)獲取權威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珩佩”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玉飾的組合及其文化含義。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珩佩”指古代佩戴的雜佩,即由不同玉飾組成的佩玉系統。其中“珩”是佩玉頂部的橫玉,形狀類似磬(古代打擊樂器),常作為整套佩飾的核心部件。這類佩玉多用于禮儀場合,行走時玉飾碰撞會發出清脆聲響,象征身份與莊重。

2.結構與功能

3.文化象征

珩佩不僅是裝飾品,更承載禮儀和道德意義:

4.其他解釋

個别資料(如)将“珩佩”引申為成語,形容“莊重肅穆”,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典籍,可能是現代擴展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佩玉體系或具體文獻出處,可參考《西京雜記》《舊唐書》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鼇擲鲸呿北扉褊小薄宦層觀儃儃嗤啦饬勉籌略黜陟麤莽蕩突大儀遞遷低柔鵝池梗絕龜鶴規旋行步如飛紅口白舌花貓巧嘴監議計吏技藝卷筒紙窺欲廓通苦匏蠟蜜臨飨龍井茶龍牙蕉謾正美材鳴鵽南朝420—589疲甿玱玱千裡同風诮諷清讴清遐奇牙曲賜熱電時移俗易司春孫媳婦唐突西施套換慆慢天秉題湊同花圖録盌遂委員烏鳥之情賢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