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梗絕的意思、梗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梗絕的解釋

阻斷,斷絕。 唐 羅隱 《讒書·聖人理亂》:“ 仲尼 之生也,源流梗絶, 周 室衰替。”《明史·武宗紀》:“自畿輔迄 江 、 淮 、 楚 、 蜀 ,盜賊殺官吏, 山東 尤甚,至破九十餘城,道路梗絶。” 清 陳維崧 《采桑子·正月二十日從吳天石處獲讀緯雲弟京邸春詞因和其韻》詞:“關河梗絶書難達,何日相逢?”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梗絕"是由"梗"與"絕"構成的複合詞。根據《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3年版)解釋:"梗"本義指植物的直莖部分,引申為阻塞、妨礙,《戰國策·齊策》有"桃梗"記載;"絕"本義指絲線斷絕,《說文解字》釋為"斷絲也",後引申為完全終止、徹底隔絕。《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雖未單獨收錄"梗絕"詞條,但依據構詞法可解為:事物發展進程被完全阻斷,達到無法延續的狀态。

該詞在古籍中可見複合使用,如《後漢書·窦融傳》"道路梗絕"描述交通斷絕,宋代朱熹《答呂子約書》用"血脈梗絕"比喻思想隔閡。現代語言應用中多用于書面語境,指代事物發展過程中遭遇不可逾越的障礙而完全終止的狀态。

網絡擴展解釋

“梗絕”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頻率較低,主要見于文獻或特定語境中。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梗絕”意為阻斷、斷絕,多用于描述事物或關系的徹底中斷。例如:

二、文獻出處

該詞在古籍中多次出現:

  1. 唐代羅隱《讒書·聖人理亂》提到孔子出生時“源流梗絕,周室衰替”;
  2. 《明史·武宗紀》記載戰亂導緻“道路梗絕”;
  3. 清代陳維崧詞作中“關河梗絕書難達”描述通信斷絕。

三、構成分析

四、相關詞語

同義/近義詞:斷絕、阻斷、隔絕
相關成語:斷梗飄萍、從中作梗

五、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該詞,但在研究曆史文獻或文學創作時可能涉及。如需表達類似含義,更常用“斷絕”“阻斷”等詞彙。

建議需要深入考證古籍用例時,可查閱《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驗證具體語境。

别人正在浏覽...

騃竪柏國标界並立冰瓯椿津偨池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單絲羅地漿犯寒妃嫔改官館地過事鶴操紅學後服回洑會盟呼息鞬辀噍嚼劫餘禁急積數九頭獅子科鬥籍口角生風逵市萊蕪甑羸困陵山绺鬏龍旌馬棗猛擊米蝦南村毆作品而第之平妥起解親傍青衣烏帽茕懷全速诎指人鑒潤滑嬸母慎行吮舐梳枇損證通宦托盧彎子瓦西裡耶夫兄弟纖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