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梗絕的意思、梗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梗絕的解釋

阻斷,斷絕。 唐 羅隱 《讒書·聖人理亂》:“ 仲尼 之生也,源流梗絶, 周 室衰替。”《明史·武宗紀》:“自畿輔迄 江 、 淮 、 楚 、 蜀 ,盜賊殺官吏, 山東 尤甚,至破九十餘城,道路梗絶。” 清 陳維崧 《采桑子·正月二十日從吳天石處獲讀緯雲弟京邸春詞因和其韻》詞:“關河梗絶書難達,何日相逢?”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梗絕”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頻率較低,主要見于文獻或特定語境中。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梗絕”意為阻斷、斷絕,多用于描述事物或關系的徹底中斷。例如:

二、文獻出處

該詞在古籍中多次出現:

  1. 唐代羅隱《讒書·聖人理亂》提到孔子出生時“源流梗絕,周室衰替”;
  2. 《明史·武宗紀》記載戰亂導緻“道路梗絕”;
  3. 清代陳維崧詞作中“關河梗絕書難達”描述通信斷絕。

三、構成分析

四、相關詞語

同義/近義詞:斷絕、阻斷、隔絕
相關成語:斷梗飄萍、從中作梗

五、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該詞,但在研究曆史文獻或文學創作時可能涉及。如需表達類似含義,更常用“斷絕”“阻斷”等詞彙。

建議需要深入考證古籍用例時,可查閱《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驗證具體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二

梗絕

梗絕(gěng jué)是一個中文詞彙,由兩個漢字組成。下面将會介紹梗絕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梗(gěng)的拆分部首是木,它由10個筆畫組成; 絕(jué)的拆分部首是月,它由8個筆畫組成。

來源

梗絕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文獻《莊子·外篇·秋水》中的一段文字:“仰天而嗟,曰:“凡人神則靈矣,鬼則形矣。形之者謂之鬼,神之者謂之禽獸。禽獸之變曰加害,鬼神之變曰梗絕。”意指生命受到威脅或人事不順心而産生的困境和絕境。

繁體

梗絕的繁體寫法為「梗絶」。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梗絕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楪梗、菓梗等。這些寫法在現代已經不常使用了。

例句

他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難,但他從不梗絕,始終保持着樂觀向上的态度。

組詞

梗斷、困梗、困絕、身梗、心絕

近義詞

絕境、窘境、困境

反義詞

得救、解脫、順境

以上就是關于梗絕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介紹。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