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蕩突的意思、蕩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蕩突的解釋

沖撞。 唐 柳宗元 《晉問》:“盪突硉兀,轉騰冒沒,類 秦 神驅石以梁大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蕩突”是一個較為古雅且在現代漢語中不常用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沖撞、冒犯、唐突。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用法及來源:


一、基本釋義

  1. 沖撞、冒犯

    “蕩突”指行為或言語上的沖撞、冒犯,多含魯莽、輕率之意。

    例:

    “言行蕩突,有失禮數。”

    (言行冒犯他人,不合禮節。)

  2. 唐突、冒昧

    與“唐突”同義,形容舉止輕率或不合時宜的打擾。

    例:

    “不敢蕩突尊前。”

    (不敢冒昧打擾您。)


二、詞源與文獻依據

  1. 古籍中的用例

    • 《後漢書·孔融傳》:

      “融陳對蕩突,欲令朝廷推親親之恩。”

      (孔融言辭沖撞,意圖讓朝廷顧及親情。)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後漢書》卷七十。

    • 元代戲曲《西廂記》:

      “休要蕩突了紅娘!”

      (莫要冒犯了紅娘!)

      來源: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

  2. 方言遺存

    部分方言(如閩南語)保留“蕩突”(音近 tōng-tu̍t)表示“沖撞”“頂撞”,多見于口語。

    來源:李如龍《漢語方言特征詞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2001年)。


三、使用建議


四、權威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收錄“蕩突”詞條,釋義為“沖撞;冒犯”,引《後漢書》為例。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2022年修訂版。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釋為“橫沖直撞,引申為冒犯”,引元曲用例。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4年版。


“蕩突”是古漢語中表示“沖撞、冒犯”的動詞,多見于史書與戲曲文本,現代漢語已罕用。其語義與“唐突”高度重合,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引用,建議優先選擇《漢語大詞典》《古代漢語詞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

“蕩突”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略有差異,但核心意義較為統一。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後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蕩突(拼音:dàng tū)指沖撞、沖擊,常用于描述激烈或勇猛的碰撞行為。例如唐代柳宗元《晉問》中的“盪突硉兀,轉騰冒沒”,形容水流猛烈沖撞岩石的場景。


二、詳細解析

  1. 字義拆分

    • 蕩:有“搖動、掃除”之意,引申為清除障礙或強力推動;
    • 突:意為“沖擊、進攻”,強調突然而迅猛的動作。
  2. 引申用法
    在部分文獻中,“蕩突”被擴展為成語,形容勇猛無畏地沖擊敵人,帶有戰鬥或抗争的意象。例如:“蕩突敵軍”表示不顧危險地攻擊敵方陣營。


三、典型用例


四、關聯詞彙


五、注意

不同詞典對“蕩突”的歸類存在差異:

如需查看更多古籍用例,可參考、3、6中提供的原文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八簋白綿保齡球運動本願長啜大嚼唱對台戲蚩薄慈禧太後道録司大巧若拙隄火兒郎煩穢風毛分剖浮名薄利高例桂席古文字黑沉沉環衛胡盧混一護霜架槽見惠嶻嶻赍奉急就章濟世安人酒坊絶頂流失梅姑訬婧明哲保身鳥羅蓬婆骈詞普渡青雲士穹祇卻死人小鬼大蝚蝯掃邊殺哀食事水曆死夭遡流徂源同會退公退落讬骥之蠅頑飈僞荊卿巫支祁宵練息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