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臨飨的意思、臨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臨飨的解釋

(1).親臨祭典。《漢書·禮樂志》:“天門開,詄蕩蕩,穆并騁,以臨饗。” 顔師古 注:“言衆神穆然方駕馳騁而臨祠祭。”《後漢書·明帝紀》:“ 光武皇帝 建三朝之禮,而未及臨饗。”《三國志·吳志·孫瑜傳》:“遂立學官,臨饗講肄。”

(2).親以酒食犒勞。《漢書·王尊傳》:“又正月行幸 曲臺 ,臨饗罷衛士。” 顔師古 注引 如淳 曰:“諸衞士更盡得代去,故天子自臨而饗之。”《三國志·魏志·高貴鄉公髦傳》:“今遣使者犒賜将士,大會臨饗,飲宴終日,稱朕意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臨飨”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

一、基本解釋

  1. 親臨祭典
    指親自參與或主持祭祀活動。例如《漢書·禮樂志》記載:“天門開,詄蕩蕩,穆并騁,以臨飨。”,描述天子親臨祭祀的場景。此用法多見于古代文獻,強調對祭祀儀式的重視。

  2. 親以酒食犒勞
    指親自用酒食慰勞他人。如《漢書·王尊傳》提到:“正月行幸曲臺,臨飨罷衛士。”,意為皇帝親自犒勞即将退役的士兵。這一含義常見于描述君王或上位者對下屬的恩賜。


二、其他信息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古籍出處,可參考《漢書》《後漢書》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臨飨

臨飨(lín xiǎng)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表示面對美食品嘗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臨:由“立”的立字旁和“丙”的上半部構成,共有5畫。

飨:由“食”的食字旁和“昬”的下半部構成,共有9畫。

來源和繁體

臨飨古代最早出現在《周禮·公食》一書中,用來描述宴會時人們品嘗食物的場景。

繁體寫法為「臨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臨飨的寫法略有不同。字形上,臨飨的構造更為複雜,筆畫數也相對增加。

例句

他臨飨美味佳肴時,忍不住贊歎道:“這真是一頓令人陶醉的盛宴!”

當他臨飨着各種美味的食物時,他體會到了生活的幸福。

組詞

臨飨沒有明确的組詞,但可以根據實際情境來進行搭配,如臨飨美食、臨飨佳肴。

近義詞

品嘗、嘗鮮

反義詞

拒食、抗拒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