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珩佩的意思、珩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珩佩的解释

指杂佩。各种不同的佩玉。《西京杂记》卷二:“ 昭阳殿 织珠为帘,风至则鸣,如珩珮之声。” 南朝 梁 沉约 《俊雅》诗之二:“珩珮流响,缨紱有容。”《旧唐书·后妃传上·玄宗贞顺皇后武氏》:“法度在己,靡资珩珮;躬俭化人,率先絺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珩佩”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需从构词语素及文化背景两方面解析:

一、构词解析 “珩”本义指古代组玉佩中的横玉,形似磬而小,属礼器范畴。《说文解字·玉部》记载:“珩,佩上玉也,所以节行止”。其材质多为青玉或白玉,在周代礼制中,珩作为佩玉体系的核心组件,与璜、琚、冲牙等玉饰构成完整佩饰。

“佩”作名词时特指系于衣带的成套玉饰,《礼记·玉藻》载:“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宫羽”,强调佩玉的礼仪功能。组合成“珩佩”后,词义侧重指以珩为主体构成的成套佩玉。

二、文化内涵

  1. 礼制象征:据《周礼·天官·玉府》记载,珩佩规格与佩戴者身份等级严格对应,天子用白玉珩,诸侯用山玄玉珩,大夫用水苍玉珩。
  2. 行为规范:郑玄注《礼记》云:“佩玉有冲牙,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行则鸣佩玉”,珩佩碰撞发出的清响用以规范君子举止步态。
  3. 道德隐喻:《白虎通义·衣裳篇》称“珩佩中有琚瑀,所以纳忠;下有冲牙,所以示信”,将玉器组合赋予伦理象征意义。

文献例证见于《宋史·舆服志》:“后妃之服,革带佩绶,珩佩二朵”,证实其作为宫廷服饰制度组成部分的历史存在。

注:引用来源依据传统典籍,建议读者查阅中华书局点校本《周礼注疏》(ISBN 9787101003512)及上海古籍出版社《礼记集解》(ISBN 9787532524734)获取权威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珩佩”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玉饰的组合及其文化含义。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珩佩”指古代佩戴的杂佩,即由不同玉饰组成的佩玉系统。其中“珩”是佩玉顶部的横玉,形状类似磬(古代打击乐器),常作为整套佩饰的核心部件。这类佩玉多用于礼仪场合,行走时玉饰碰撞会发出清脆声响,象征身份与庄重。

2.结构与功能

3.文化象征

珩佩不仅是装饰品,更承载礼仪和道德意义:

4.其他解释

个别资料(如)将“珩佩”引申为成语,形容“庄重肃穆”,但此用法未见于权威典籍,可能是现代扩展义,需结合语境判断。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佩玉体系或具体文献出处,可参考《西京杂记》《旧唐书》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奥理白漠冰弦不可乡迩餐风宿雨插汉惩一戒百打酒座大块头当事人底册二诺肥钝飞毛腿氛垢逢贤把赠负处公式光洁古月轩姑置勿论寒砚豪品混应滥应监就剪弃见下文简在桀傲不驯解割寄籍谨疾倦眼菊部头居于铠胄科目人鲤对鲁阳貌离神合黣黑明喆民康物阜扑咚咚前窝羣鹿戎卫若斯洒花蜃衞社员视效水窗水渰蓝桥四氏学踏穨替漏外分泌无日险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