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儀的意思、古儀的詳細解釋
古儀的解釋
(1).古舊的式樣。 唐 張籍 《古钗歎》詩:“鳳凰宛轉有古儀,欲為首飾不稱時。”
(2).古代的禮儀。 清 龔自珍 《乙丙之際塾議第十七》:“ 漢 臣采雅記古儀官書,造《周禮》。”
詞語分解
- 古的解釋 古 ǔ 時代久遠的,過去的,與“今”相對:古代。古稀(人七十歲的代稱,源于杜甫《曲江》“人生七十古來稀”)。古典。古風。古訓。古道(a.指古代的道理;b.古樸;c.古老的道路)。 古體詩的簡稱:五古(
- 儀的解釋 儀 (儀) í 人的外表或舉動:儀态。儀表。威儀(使人敬畏的嚴肅容貌和舉止)。 按程式進行的禮節:儀式。儀仗。司儀。 禮物:賀儀。謝儀。 供測量、繪圖、實驗用的器具:儀器。 法制,準則:儀刑。“設儀立
專業解析
"古儀"一詞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均帶有濃厚的傳統文化色彩:
-
古代的禮儀、制度或規範
- 釋義: 指古代社會所制定和遵循的禮儀規範、典章制度或行為準則。
- 引用參考:
-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0年)第3卷第58頁:“古儀:古禮。”
- 《辭源》(商務印書館,2015年修訂版)第1冊第547頁:“古儀:古禮。古代的禮儀。”
-
古樸的儀态、風格或方式
- 釋義: 由“古代禮儀”引申而來,形容事物具有古代的風格、韻味或形式,顯得質樸、莊重、典雅。
- 引用參考: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465頁:“古儀:古樸的儀态或風格。”
-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第2版)第498頁:“古儀:古舊的儀式;古樸的風格。”
“古儀”的核心内涵指向“古代”的“儀範”。它既可以具體指代曆史上真實存在過的禮儀制度(如祭祀、朝聘、婚喪等禮節),也可以抽象地形容一種源于古代、具有質樸典雅特征的風貌或格調。該詞常用于描述傳統文化、藝術作品(如書畫、建築)或人的氣度時,強調其曆史淵源和莊重感。
網絡擴展解釋
“古儀”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綜合多個來源的信息:
一、基本釋義
-
古舊的式樣
指事物保留了古代的風格或形制。例如唐代張籍《古钗歎》中描述的鳳凰紋飾古钗,“鳳凰宛轉有古儀”即通過钗的造型體現古典美感()。
-
古代的禮儀
特指曆史上傳承的禮節規範。如清代龔自珍提到漢代學者整理古籍時參考“古儀官書”來編纂《周禮》,體現了對傳統禮儀的追溯()。
二、詞源與例句
- 文學引用:
張籍詩“欲為首飾不稱時”暗含古儀之物與時代審美的沖突();龔自珍的論述則反映古代禮儀在文獻考據中的重要性()。
- 現代應用:
該詞多用于描述文物、古建築等具象事物,或指代文化傳統中的禮儀制度。
三、延伸說明
- 近義詞:古風、古制、古禮
- 反義詞:新式、時俗
- 場景:常見于文學、曆史研究或傳統文化讨論中。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例證,可參考《古钗歎》《乙丙之際塾議》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邊魚不他朝花崇秘出屜措筆代表作等級彫弛彫喪鲽鹣蹀堶陡搜鬥志昂揚斷冤肚帶非度封留佛殿官養孤拐面橫披轟轟隱隱謊語急遞鋪吉極忠開斥暌淹臘花琳琘六梢麻搭貌受枚舉眇恠逆子賊臣驽才千日青弦起樯氣郁羣憸戎器榮援三折筆蝨目魚世難蒜腦薯通寇團窠錦圖牒五鬥祿五黃汙惑纖俗縣帖霞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