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麻搭的意思、麻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麻搭的解釋

古代救火用具。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防火》:“謂如大小桶,灑子,麻搭,斧鋸,梯子。” 元 張國賓 《合汗衫》第二折:“擺一街鐵茅水甕,列兩行鉤鐮和這麻搭。” 明 茅元儀 《武備志·麻搭圖說》:“麻搭,以八尺桿繫散麻二斤,蘸泥漿,皆以蹙火。”

方言。眼皮下垂貌。 楊朔 《三千裡江山》第一段:“眼像瞌睡似的,老麻搭着,輕易不笑。” 楊朔 《洗兵馬》上五:“ 梁家龍 拽着袖口擦了擦鼻子,麻搭着厚眼皮慢言慢語說:‘人活百歲,還是有的,要說一千歲,那是沒影的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麻搭”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一、古代救火用具

指一種用于撲滅火勢的工具,通常由長杆和麻繩制成,可蘸水或泥漿滅火。該用法在宋代文獻中已有記載,如《東京夢華錄》提到防火用具時列舉了“麻搭”。元代戲曲《合汗衫》和明代軍事著作《武備志》也提到其具體形制和使用方法。


二、方言中的描述

  1. 眼皮下垂貌
    形容人眼睛半閉、似睡非睡的狀态,常見于北方方言。例如作家楊朔在《三千裡江山》中描寫人物“老麻搭着眼”,以及《洗兵馬》中“麻搭着厚眼皮”均為此意。

  2. 引申為性格輕浮(需謹慎參考)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提到“麻搭”可指性格不嚴肅、缺乏責任感,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古籍或高頻使用場景,可能為地域性引申義或現代新解。


使用建議

網絡擴展解釋二

麻搭的意思

麻搭(má dā)一詞在漢語中有多個含義,其中最常見的意思是指用麻線或麻繩等編織成的幫腰或腰帶。麻搭通常由麻纖維制成,質地堅韌,可以用來束腰,起到支撐身體和衣物的作用。

麻搭的部首和筆畫

麻搭的部首是麻(má),由“麻”這個部首構成,表示與麻相關。

麻搭共有11個筆畫。

麻搭的來源

麻搭這個詞來源于漢語方言,主要流行于中國北方的部分地區,特别是河北、山西等地的方言中,用來表示幫腰或腰帶。

麻搭的繁體

麻搭的繁體字為「麻搭」,保留了原本的寫法和意義。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麻搭的寫法并不完全一樣。在古文字典中可以找到類似「麻帶」或者「麻箍」的字,這些字在形狀上與麻搭相近,但在現代漢語中已經不再使用。

麻搭的例句

1. 他用麻搭緊緊地束住腰部,以防止身體受到不必要的傷害。

2. 我買了一條漂亮的麻搭,可以與我的白色襯衫搭配。

麻搭的組詞

麻繩、麻線、麻衣、麻布、麻纖維、麻袋、麻草、麻疹。

麻搭的近義詞

麻帶、腰帶。

麻搭的反義詞

扣帶、束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