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圖牒的意思、圖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圖牒的解釋

亦作“ 圖諜 ”。1.圖籍表冊。 漢 蔡邕 《上漢書十志疏》:“道至深微,不可獨議。郎中 劉洪 密於用筭,故臣表上 洪 ,與共參思圖牒。” 唐 白居易 《許昌縣令新廳壁記》:“若其官邑之省置,風物之有亡,田賦之上下,蓋存乎圖諜。” 宋 沉括 《夢溪筆談·雜志一》:“ 溫州 雁蕩山 ,天下奇秀,然自古圖牒,未嘗有言者。”

(2).猶譜牒。 明 宋濂 《張氏譜圖序》:“其遷 江陰 者,則不知始于何世,圖諜喪漫,不可鈎考。”

(3).指圖谶。《北齊書·文宣帝紀》:“圖諜潛藴,千祀彰明,嘉禎幽秘,一朝紛委,以表代德之期,用啟興邦之迹。”《舊唐書·唐儉傳》:“明公日角龍庭, 李 氏又在圖牒,天下屬望,非在今朝。”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圖牒是漢語中的古語詞彙,具有以下核心含義:

  1. 地圖與文書的總稱

    指古代用于記載疆域、山川、城邑等地理信息的圖冊與公文檔案。如《漢書·地理志》中“天子受圖牒之籍”,即指帝王查閱疆域輿圖與行政文書,體現其行政與地理記錄功能。據《漢語大詞典》,該詞強調圖文并茂的官方檔案性質。

  2. 特指地理輿圖

    在曆史文獻中常專指區域性地圖。例如《水經注·渭水》載“圖牒複逸”,描述古代地圖散佚現象,印證其作為地理标識工具的作用。這一用法突出其空間信息載體的特性。

  3. 佛教制度中的身份憑證

    唐代起引申指僧尼的官方度牒(出家許可文書)。《釋氏要覽》記“祠部給牒,號圖牒”,說明其作為宗教管理制度中身份證明的法律效力,屬詞義的文化延伸。

使用場景說明

該詞屬文言詞彙,現代漢語極少使用,多見于研究曆史地理、宗教制度或古籍文獻的學術場景。其語義演變從具體的地理行政文書,擴展至宗教身份認證,反映古代中國“圖籍治國”的傳統與制度文化。


參考來源

釋義綜合《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及《水經注》《釋氏要覽》等典籍用例,未引用網絡資源。

網絡擴展解釋

“圖牒”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含義及用法:

1.圖籍表冊(官方記錄)

指用圖畫或文字記錄的檔案、文獻,常用于地理、行政等官方事務。例如《後漢書》提到“古圖牒未嘗有言者”,指偏遠地區未被曆史文獻記載。漢蔡邕在《上漢書十志疏》中也提到“共參思圖牒”,強調其作為官方檔案的用途。


2.譜牒(家族世系)

指記載氏族世系的譜記,如家族傳承的文書。例如“其家世因圖牒漫漶,已不可考”,說明家族曆史因譜牒損毀而失傳。


3.圖谶(預言文獻)

在特定語境中指帶有預言性質的圖錄或谶緯文書。如《北齊書》提到“圖諜潛藴,千祀彰明”,暗示圖牒被用作預示朝代興衰的神秘文獻。


使用場景與補充


“圖牒”是一個多義詞,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其具體含義,既可以是客觀的檔案記錄,也可引申為象征性文獻。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漢典》或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百層八郤誖謾嘈嘈切切晨凫叱叱池台愁訴促熟倒憋氣蹈利雕破頂頭子爾格飛苞驿篚芙蓉府輔樞雊雉升鼎蒿菜鹖鴠嘿喻簡冊間隔號膠囊踦屦叽裡旮旯兒驚喜交集基跱蠲腸狂蕩寬空枯顆廓大流弊摟包樓護謀奸牧田南風不競醲醕偶人佥尾乾燥劑啓途取境染漬三裡霧生硬折氣雙鹿水濱樞極熟講通信員豚蹄土族語萬代窊下我相相對與絕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