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bellyband;girth] 圍着腹部或橫過腹部的帶子
(2) 把鞍子等固定在牲口背上的皮帶
(3) 束在腹部的一條織物
圍繞馬騾等的肚子,把鞍子等緊系在背上的皮帶。 元 馬緻遠 《耍孩兒·借馬》套曲:“歇時節肚帶鬆鬆放,怕坐的困尻包兒款款移。”《水浒傳》第五七回:“ 呼延灼 把馬背上捎的衣甲取将下來,鬆了肚帶,坐在門前,等了半晌。” 白桦 《小溪奔向大海》:“接着他就幫着警衛員給 賀老總 的戰馬緊肚帶。”
“肚帶”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定義:指圍繞騾、馬等牲畜的腹部,用于固定鞍具的皮帶或織物帶。
功能:通過緊束腹部,确保鞍子、馱具等穩定在牲口背上,防止滑動()。
文獻例證: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畜牧專業文獻。
肚帶指的是一種用于束縛或固定腹部的帶子。主要用于保護腹部部位受傷恢複、塑形或者減肥等功能。
肚帶的部首為⺼(肉)和帛,共有17個筆畫。
肚帶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傳統,據說最早是由宮廷中婦女使用。最初的肚帶通常由絲綢等材料制成,隻有皇室成員才能使用。
繁體字寫作「肚帶」。
在古代,肚帶的漢字寫作「腹帶」,意為束縛腹部。
1. 她在手術後穿着肚帶來保護傷口。
2. 他穿着緊身肚帶,以塑造完美腹部的線條。
肚帶的相關詞彙有:肚子、肚腹、腹部、帶子等。
束腹、腹帶、腹圍都可以作為肚帶的近義詞。
放松、解縛可以作為肚帶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