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官刑的意思、官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官刑的解釋

(1).古代懲戒官吏的刑罰之一,即鞭刑。《書·舜典》:“鞭作官刑,撲作教刑。” 孔穎達 疏:“若於官事不治則鞭之。”《周禮·天官·大宰》:“以八灋(法)治官府……七曰官刑,以糾邦治。” 孫诒讓 正義:“鞭,亦官府輕刑之一也。 賈 疏雲:‘是專施於官府之中。’於義為當也。”

(2).官府所用之刑。亦指官府的刑法。 元 錢霖 《哨遍》套曲:“惱天公降下災,犯官刑繫在囚。”《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九:“﹝ 寄兒 ﹞晚間睡去,就做那險惡之夢。不是火燒水沒,便是被盜劫官刑。”《老殘遊記》第十九回:“府上這種大戶人家,怎會受官刑的呢?”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官刑是中國古代法律體系中針對官吏犯罪設立的專門刑罰制度,其核心含義包含三方面:

  1. 定義與性質

    官刑最早見于《尚書·舜典》"鞭作官刑",指官府對失職官吏施加的懲戒手段,屬于行政法與刑法交叉的特殊規範。其適用對象特指有官職者,區别于針對平民的常刑,體現了"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的等級制度(參考來源:《周禮·秋官》)。

  2. 刑種演變

    夏商時期以鞭刑、墨刑為主,《左傳》載"昏、墨、賊,殺,臯陶之刑也"。至《唐律疏議》形成完整體系,包含除名、免官、收贖等12類專門針對官員的處罰方式,如"監臨主司受財枉法者,一尺杖一百"(參考來源:《唐律·職制律》)。

  3. 法律功能

    兼具懲戒與預防作用,明代《大明律》規定"凡官吏受財者,計贓科斷",通過"風憲官犯贓加二等"等特别條款強化監察官員責任。清代新增"革職留任""降級調用"等柔性處罰,形成行政處分與刑事處罰并行的雙軌制(參考來源:《大清會典事例》)。

  4. 文化影響

    《周易·噬嗑卦》"利用獄"的記載,反映官刑在維系官僚體系運作中的哲學基礎。法家代表韓非強調"刑過不避大臣",而儒家則主張"以刑弼教",兩種思想在官刑制度中交融,形成"禮法合一"的治理特征(參考來源:《韓非子·有度》)。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官刑”的詞義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古代懲戒官吏的刑罰(鞭刑)
    官刑最初指針對官吏失職行為的懲戒措施,以鞭刑為主。根據《尚書·舜典》記載,“鞭作官刑,撲作教刑”,說明鞭刑專用于官吏管理。此刑罰在《周禮》中也被列為“八法”之一,用于糾治官府内部事務。

  2. 泛指官府的刑法
    廣義上,“官刑”可指代官府施行的刑罰制度或法律體系。如《儒林外史》提到“何曾見過這樣官刑”,即描述官署的刑罰手段。

二、曆史與文獻例證

三、補充說明

官刑在曆史上屬于較輕的刑罰,主要用于規範官吏行為,與針對民衆的“教刑”有所區别。其適用範圍和形式隨朝代更疊有所變化,但核心始終圍繞官吏職責的監督與約束。

别人正在浏覽...

鳌海把頭膑骨避株鳥不經之語長沙朝敬寵贈偢采春意觸瑟賜玦倒了架調人滴羞笃速東奔西逃兒事逢場竿木撫今悼昔改良鋼鏰鋼坯隔行掃描诟悖卦候顧睇故自皓發橫向華耀迦蘭陀撿了芝麻,丢了西瓜奸商兼義矯手借商精誠所至錦冒金朱寂阒集矢之的口詞列真落梅風馬臉慕容畝鐘喃喃咄咄女巫窮堕肉重千斤塞北深情順遂死工夫素葉堂除讨親田畯野老希臘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