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堂除的意思、堂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堂除的解釋

(1).堂下的台階。《文選·潘嶽<懷舊賦>》:“陳荄被于堂除,舊圃化而為薪。” 李善 注引《說文》:“除,殿堦也。”

(2). 宋 制,京官、選人一般由吏部選差,其有特殊勳勞者,得由政事堂直接奏注差遣,稱“堂除”。 宋 高承 《事物紀原·官爵封建·堂除》:“《續事始》曰:舊制,内外皆吏部授。自 隋 以來,五品以上官中書、門下訪擇聞奏,然後下制。 肅宗 復令中書,以功除官。今謂堂除也。” 宋 陳亮 《吏部侍郎公德文行狀》:“至於蔭補初出官者法當銓試,今有堂除免試者。”參見“ 堂選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堂除”釋義

堂除是古代官制術語,特指由中央最高行政機構(如政事堂、中書省)直接任命官員的程式,區别于吏部常規铨選。其核心含義如下:

一、字義分解

  1. 堂:

    指“政事堂”或“中書堂”,為唐宋時期宰相議政、決策的中樞機構。如宋代以中書門下為政事堂,掌管重要人事任免。

  2. 除:

    意為“任命”“授職”,源自《說文解字》“除,殿陛也”,引申為解除舊職、授予新職的過程。

二、制度内涵

堂除即政事堂直接除授官職,屬于高級别、高效率的官員任命方式,常見于兩類情形:

  1. 重要職位:如京官、機要職務或皇帝特旨任命的官員,由宰相機構跳過吏部流程直接籤發任命狀。
  2. 緊急補缺:遇官職空缺需快速補任時,通過堂除縮短審批環節,确保行政運轉。

三、與吏部除授的區别

對比項 堂除 吏部除授
執行機構 政事堂/中書省 吏部
職務層級 重要職位、特旨任命 常規中下級官職
流程效率 快速直接,無需多層審核 需經考課、铨選等程式

四、曆史文獻例證

五、詞義演變

唐宋時期,“堂除”為制度專稱;明清中樞機構變革後,職能歸于内閣或軍機處,但“堂除”一詞仍見于史籍指代高層任命。


參考資料來源: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3. 《宋史·職官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堂除”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堂下的台階
    指古代建築中廳堂前的台階。例如《文選·潘嶽〈懷舊賦〉》中“陳荄被于堂除”一句,李善注引《說文》解釋“除”為“殿堦也”。

  2. 宋代官職任命制度
    宋代規定,一般官員由吏部選拔(“吏部選差”),但特殊情況下,政事堂可直接奏請皇帝任命有特殊功勳者,稱為“堂除”。這一制度體現了中央對重要職位的直接掌控,例如《事物紀原》記載“肅宗復令中書,以功除官,今謂堂除也”。


二、補充說明


三、例句參考

  1. 古義例句:“陳荄被于堂除,舊圃化而為薪。”(《懷舊賦》)
  2. 制度例句:“今有堂除免試者。”(《吏部侍郎公德文行狀》)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事物紀原》《文選》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百無一失贲軍之将不譓俦俪麤略措畫待教戴氣蹈襲覆轍雕車地制耳治返跸飜覆方正字鳳翹鳳山浮攤浮逸硌窩兒古田會議姑瑤互代稽逋級差擊咢進口車句索空崖連耞臨文不諱麥酒彌縫瞑色木本水源鬧酒撓腮撧耳内列撚煩捏詞帕米爾高原盤川彭屍愆犯前奏峭拔蹂籍三鼎甲神冊事節俗紛隨步鎖梁袒括檀輿陶衣退膘屯艱挖補消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