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nwise] 比喻貪小失大
“撿了芝麻,丢了西瓜”是一個漢語成語,比喻因貪圖小利而忽視更大的利益,或因小失大、得不償失。以下是詳細解釋:
“創業雖好,但别因小失大,撿了芝麻丢了西瓜,耽誤了學業。”
該成語通過生動的比喻,揭示了生活中常見的決策誤區,強調權衡輕重、把握核心目标的重要性。其英文對應表達為“Penny wise and pound foolish”(小事精明,大事糊塗)。
“撿了芝麻,丢了西瓜”這個詞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為了小利益而失去了更大的利益。
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是 “扌”和“豆”,拆分筆畫是8畫。
“撿了芝麻,丢了西瓜”來源于民間故事。據說古時有一個人在路上撿到了一顆芝麻,非常高興。但他覺得芝麻太小了,不值什麼錢,于是将芝麻扔掉了。後來他又在地上撿到了一個裝滿西瓜的籃子,但他為了追尋之前的小利益,沒有把西瓜放進籃子,結果丢掉了更大的利益,因此這個故事就形成了成語“撿了芝麻,丢了西瓜”。
在繁體字中,這個成語寫做“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據考據,古時的寫法會有一些變化。例如,繁體字的寫法有時候會将“撿”寫作“搛”。
以下是一些使用這個成語的例句:
1. 他為了省錢,買了一個便宜但質量不好的電視,結果不久就壞了。真是撿了芝麻,丢了西瓜。
2. 這位企業家為了立即獲取一筆小利益,做出了一個不負責任的決定,導緻整個公司的利益受損。他真是撿了芝麻,丢了西瓜。
一些與“撿了芝麻,丢了西瓜”相關的組詞包括:“得了便宜還賣乖”、“舍本逐末”等。
近義詞包括:“貪小失大”、“因小失大”等。
反義詞包括:“不計較小利益,注重大利益”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