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兼義的意思、兼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兼義的解釋

“十三經”之經注與疏合刻,謂之某經兼義,即兼并“正義”之意。其刻本謂之兼義本。如今 阮 校“十三經”《周易》,即稱《周易兼義上經》《周易兼義下經》, 阮元 校勘雲:“‘兼義’字乃合刻注疏者所加。取兼并正義之意也。蓋其始注疏無合一之本,南北 宋 之間,以疏附於經注者,謂之某經兼義。至其後則直謂之某經注疏。此變易之漸也。”見《〈周易注疏〉校勘記》卷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兼義”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一、文獻學專稱(核心含義)

指古代“十三經”注疏合刻的版本名稱,即将經文、注文與疏解合并刊印的文獻形式。其名稱來源于“兼并正義”之意:

二、語言學引申(非主流用法)

現代少數語境中,偶見将“兼義”解釋為一詞多義現象,即同一詞語在不同語境中具有不同含義。但此用法并非傳統權威定義,更多見于個别詞典的通俗化表述,需謹慎使用。


附:“兼”的造字本義

“兼”字本義為同時持兩禾(小篆字形像手持兩株莊稼),引申為“加倍”“同時涉及多方面”,如“兼程”“兼顧”。這一含義為“兼義”的構詞基礎。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兼義的意思

《兼義》是一個漢字詞語,字面意思是指一個字同時具有多種意義。它常用于描述一個詞語或一個字在不同的語境中具有多重含義的情況。

兼義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筆順書寫規則,漢字《兼》的部首是“兒”,總共有六個筆畫。

兼義的來源

《兼義》這個詞源于古代漢字的書寫和演變過程。在古代,漢字的含義經常通過象形、指事、會意的方式表達。因為漢字的形狀和音形的變化,一個字可能根據不同的字義而産生不同的寫法和含義。

兼義的繁體

在繁體字中,《兼》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都是用“兼”表示。

兼義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和現代有所不同。根據《康熙字典》,古時候《兼》的寫法為“廌”,讀音為jiān。在現代漢字标準化之前,漢字的寫法和發音存在較大的變化。

兼義的例句

1. 他的演技兼備了喜劇和悲劇的元素。(兼備:同時具備)

2. 這本書兼具知識性和趣味性,非常適合孩子閱讀。(兼具:同時具有)

兼義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兼職、兼并、兼容

近義詞:兼具、包括、具備

反義詞:單一、獨立、專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