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nscrupulous merchant;profiteer;shark] 用不正當手段牟取暴利的商人
不法奸商
亦作“奸商”。以不正當手段牟取暴利的商人。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地部二》:“今之茶,什五為奸商駔獪私通貿易,而所得之馬又多尫病殘疾,不堪騎乘者。” 清 林則徐 《錢票無甚關礙宜重禁吃煙以杜弊源片》:“蓋兌銀之人本恐錢重難攜,每以用票為便,而奸商即因以為利。遇有不取錢而開票者,彼即啗以高價,希圖以紙易銀。”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這一定是年成好了收賬的多,大家急于脫手,當中又有奸商操縱,所以把谷價弄跌了!”
“奸商”是一個漢語詞彙,指通過不正當手段牟取暴利的商人,其含義和背景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核心概念
奸商指利用欺詐、囤積居奇、以次充好等不正當手段牟取暴利的商人,常見行為包括虛标價格、隱瞞商品缺陷、哄擡物價等。
詞源與演變
典型特征
社會評價
“奸商”一詞承載了傳統文化對商業行為的道德審視,既反映了對欺詐行為的批判,也隱含了商業智慧與道德界限的複雜讨論。在實際使用中需區分“精明商人”與“不法奸商”,避免一概而論。
奸商一詞由兩個部分組成:奸和商。其中,“奸”部分的部首是女,筆畫數為五;“商”部分的部首是口,筆畫數為四。
奸商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字,其繁體字為「姧商」。
在古時候,奸商的漢字寫法略有不同。其中,奸的繁體字寫作「姧」,在古代表示不忠誠、背叛等負面意義;商的繁體字寫作「商」,意為從事商業活動。
例句:這個小鎮上的奸商屢次欺詐消費者,被警方逮捕。
組詞:奸詐、奸計、商人、商店、商業
近義詞:宿醉、投機、敲詐
反義詞:正直、誠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