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畝鐘的意思、畝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畝鐘的解釋

謂每畝有一锺的收獲。锺,古容量單位,受六斛四鬥。形容土地肥沃,産量高。《史記·貨殖列傳》:“名國萬家之城,帶郭千畝畝鐘之田。” 裴駰 集解引 徐廣 曰:“﹝鐘﹞六斛四鬥也。” 唐 劉禹錫 《答饒州元使君書》:“ 餘幹 有畝鐘之地, 武林 有千章之材。”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畝鐘"是古代漢語中表示土地産量的計量用語,字面指每畝土地産糧一鐘,用以形容土地肥沃或農業豐收。以下從權威辭書角度解析其含義及背景:


一、核心釋義


二、曆史背景與典籍用例

  1. 計量背景

    “鐘”作為量器盛行于戰國齊地。《管子·輕重乙》載:“終歲之租金四萬二千金……畝鐘之田。” 指高産地租值高昂。

    來源:《辭源》(商務印書館,2015年修訂版)第3冊第2560頁。

  2. 典籍例證

    《史記·貨殖列傳》描述經濟富庶之地:“帶郭千畝畝鐘之田。” 指近城良田畝産一鐘,反映土地生産力之高。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2年)第1034頁。


三、文化意涵

“畝鐘”在古代文獻中常象征農耕文明的理想豐産狀态。如《孟子·告子上》以“畝鐘之田”比喻人性需良政滋養,體現農業經濟對社會治理的隱喻意義。

來源:《中國曆史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經濟史卷“畝鐘”條。


結論

“畝鐘”作為曆史計量術語,既反映古代農業生産力标準,亦承載對土地豐饒的追求。其釋義需結合具體時代背景及典籍語境理解,現代漢語中已罕用。

網絡擴展解釋

“畝鐘”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一、基本含義

“畝鐘”指每畝田地收獲一鐘的糧食産量,主要用于形容土地肥沃、農業高産。其中:

二、文獻例證

該詞常見于古籍中,例如:

  1. 《史記·貨殖列傳》提到“帶郭千畝畝鐘之田”,描述都城周邊高産良田。
  2. 唐代劉禹錫在《答饒州元使君書》中以“畝鐘之地”強調土地豐饒。

三、延伸解讀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引申為“事物規模超常”的比喻義,但此用法缺乏古籍直接例證,可能是基于原意的擴展。

四、總結

“畝鐘”的核心意義聚焦于農業高産,需結合曆史度量衡理解。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史記》等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榜箠邊埸編譯程式葧臍持倡怱速點對娣侄杜工部祠煩蒸朏明肥松腐棄官妓貫類鬼胡延醢醬海誓山盟號噪嘿奪合靈婚因講書郊畦郊遂佳設寄觀金鬃峻麗劇談開房克拔客伏廓周老姥纚聯龍去鼎湖妙人摩頂至足南巢旁剔霹靂大仙平吏貧衲黔桂鐵路遷戮七寶台人心惟危設版石菌受具守錢奴汰絕桃夭新婦物理光學狎客賢匹西部片斜晖夕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