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古代侯王佩系的金印朱绶。 漢 揚雄 《法言·孝至》:“食如螘,衣如華,朱輪駟馬,金朱煌煌,無已泰乎?” 汪榮寶 義疏:“‘金朱煌煌’者,金謂印,朱謂綬。《輿服志》引 徐廣 雲:‘太子及諸王皆金印,纁朱綬。’然則朱輪、駟馬、金印、朱綬,皆 漢 時諸侯王之儀也。” 宋 梅堯臣 《運使劉察院拜省》詩:“朝以言悟主,夕即被金朱。” 宋 張耒 《再寄子由先生》詩:“奈何不使被金朱,仍俾枯槁思巖窟。”
(2).黃金和丹朱。古代貴族用以飾屋。 宋 黃庭堅 《次韻子瞻和王子立風雨敗書屋有感》:“已作謗薰天,金朱果何益?” 元 郝經 《開平新宮五十韻》:“既能避風雨,何用飾金朱。”
“金朱”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不同角度解釋,具體如下:
指古代侯王佩系的金印朱绶(黃金印章和紅色绶帶),是身份顯赫的象征。例如:
在姓名學中,“金”象征財富與尊貴,“朱”則有赤誠、光明之意,組合為名寄寓多彩人生或事業興盛。
“金朱”既可指具象的貴重物品(如金印、朱砂),也可抽象比喻人才或權勢,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上述來源網頁。
《金朱》是一個詞語,意思是指金色或紅色。
《金朱》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钅”和“朱”,其中“钅”是金屬部首,“朱”則是一個獨立的部首。
拆分出來的筆畫分别為3畫和5畫。
《金朱》這個詞語的來源非常久遠,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使用時期。在古代,金色和紅色被視為吉祥和美好的象征,因此在文學作品和日常生活中都經常出現。
繁體字中,《金朱》這個詞語的寫法并沒有太大的變化,依然是“金朱”。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金朱》這個詞語的字形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基本的意思和音讀并沒有改變。
1. 她的頭發閃耀着金朱的光芒。
2. 在夕陽的映襯下,整個湖泊變成了一片金朱之海。
1. 金銀 (jīn yín):金和銀的組合。
2. 金杯 (jīn bēi):金制的杯子。
3. 朱紅 (zhū hóng):紅色的顔料。
1. 金色 (jīn sè):顔色像金子一樣的色彩。
2. 朱紅 (zhū hóng):紅色,也可指鮮紅色。
1. 銀白 (yín bái):銀色和白色的組合。
2. 烏黑 (wū hēi):黑色,也可指墨黑色。
【别人正在浏覽】